一种包含丹参和黄芪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662595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含丹参和黄芪的中药组合物的指纹图谱构建方法,该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中药组合物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获得该中药组合物的对照品的含量信息;其中,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丹参、玉竹、川木通、藁本、甘草、白术、土茯苓、防风、生地黄、麦冬和黄芪,该对照品为咖啡酸、甘草苷、地黄苷D、升麻素苷、落新妇苷、丹酚酸B和甘草酸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简便、准确、高效,稳定性好、精密度高、重现性好、便捷且易于掌握,可以有效的节约能源,降低分析成本,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公开该技术内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具体涉及一种包含丹参和黄芪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植物化学意义上的“中药化学”研究与中药复方化学研究、生命科学研究的融合,使人们深刻的认识到中药的体内过程。其后,药物代谢的内涵和外延皆有了扩展,不仅指治疗药物,亦包括所有外源性化学物质,研究内容亦不仅包括化学物质的生物转化过程,还包括药物代谢的性质和量变规律,涉及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又有了预测药物相互作用和环境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以及利用这些影响提高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等更丰富的内容,中药药效成分和毒性成分的研究,在中药复杂体系科学问题研究中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基础问题,亦是核心问题。

2、中药复方作为一个整体,其中的各个药材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治疗的作用。中药复方作为临床应用的主要形式,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效应的优势。然而中药复方中的药效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发生相互作用,产生“自然配伍”效应,通过多靶点结合,达到增效减毒作用,这些药效物质可能来自中药的原型成分,中药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化合物或人体的代谢产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含丹参和黄芪的中药组合物的指纹图谱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含丹参和黄芪的中药组合物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a)称取适量的丹参、玉竹、川木通、藁本、甘草、白术、土茯苓、防风、生地黄、麦冬和黄芪,加入第一次水进行浸泡,煎煮至沸腾之后保持微沸进行第一次煎煮,滤网滤过,得到第一滤液和滤渣;(b)在所述滤渣中加入第二次水,煎煮至沸腾之后保持微沸进行第二次煎煮,滤网滤过,得到第二滤液;(c)将所述第一滤液和所述第二滤液合并,离心,取上清液进行减压浓缩,得到浓缩液,滤过,干燥,得到干膏粉;以及(d)向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含丹参和黄芪的中药组合物的指纹图谱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含丹参和黄芪的中药组合物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a)称取适量的丹参、玉竹、川木通、藁本、甘草、白术、土茯苓、防风、生地黄、麦冬和黄芪,加入第一次水进行浸泡,煎煮至沸腾之后保持微沸进行第一次煎煮,滤网滤过,得到第一滤液和滤渣;(b)在所述滤渣中加入第二次水,煎煮至沸腾之后保持微沸进行第二次煎煮,滤网滤过,得到第二滤液;(c)将所述第一滤液和所述第二滤液合并,离心,取上清液进行减压浓缩,得到浓缩液,滤过,干燥,得到干膏粉;以及(d)向所述干膏粉中加入辅料,混匀,制粒,得到所述中药组合物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丹参、所述玉竹、所述川木通、所述藁本、所述甘草、所述白术、所述土茯苓、所述防风、所述生地黄、所述麦冬和所述黄芪之间的质量之比为(10~20):(10~20):(1~10):(5~15):(5~15):(15~35):(10~30):(5~20):(5~20):(5~20):(5~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药组合物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兆广陈阳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健华医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