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江截流组合式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625932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江截流组合式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戗堤龙口部位的区域,并在龙口部位的河床抛填大块石、钢筋石笼进行护底;2)确定戗堤右岸裹头部位的区域,并在右岸裹头部位抛填大块石进行护脚、护坡,并采用钢筋石笼进行防护;3)在戗堤左岸上挑角45°方向抛填混凝土四面体、合金网兜、钢筋石笼、块石串、大块石进行防护,直至抛填料露出水面;4)确定戗堤左岸下挑角部位的区域,并在左岸下挑角部位抛填大块石进行防护。该方法可以解决大落差、大流量、高流速、易淘刷软弱河床环境下截流抛投料冲损量大、戗堤易坍塌的难题,加快大江截流速度,确保复杂水文条件下戗堤进占稳定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江截流组合式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截流是指截断原河床水流,把水流引向导流泄水建筑物下泄,再在河道中填筑上下游横向围堰,从而为主体建筑物修筑创造干地施工条件。我国西部地区水利水电工程大多具有河谷狭窄、流量大、水流湍急、河床覆盖层深厚等特点,主河床截流施工和横向围堰填筑是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工程截流施工难点如下:

2、(1)堰址地理环境复杂,交通条件差。坝址区总体为高山峡谷地形,河流深切呈“ⅴ”型。上游围堰两岸山势陡峭,且左岸山体呈60°陡壁,局部倒悬,戗堤部位河床宽仅124m,仅靠左右岸两条施工隧道对外连接交通,运输条件差,截流期间必须保证高强度抛投材料的运输。

3、(2)水力条件复杂,截流技术要求高。截流水力动床模型试验结果显示,龙口顶宽59.17m时、导流洞分流比仅8.25%,龙口顶宽39.17m、导流洞分流比51.52%,戗堤截流时分流能力差。龙口部位最大水位落差9.41m、流速9.91m/s,水力指标高,截流技术要求高。

>4、(3)堰塞湖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江截流组合式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江截流组合式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大块石用于对对戗堤进行护脚,且大块石为粒径>0.8m的开采石料,大块石的饱和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江截流组合式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钢筋石笼采用从下游向上游分层安放的方式抛填,且钢筋石笼为由钢筋焊接形成的矩形体,钢筋石笼内部码放直径大于钢筋石笼四周孔径的块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江截流组合式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江截流组合式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江截流组合式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大块石用于对对戗堤进行护脚,且大块石为粒径>0.8m的开采石料,大块石的饱和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江截流组合式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钢筋石笼采用从下游向上游分层安放的方式抛填,且钢筋石笼为由钢筋焊接形成的矩形体,钢筋石笼内部码放直径大于钢筋石笼四周孔径的块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江截流组合式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右岸裹头部位抛填的大块石位于钢筋石笼的下方,且大块石抛填过程中同步抛填石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江截流组合式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右岸裹头部位抛填的钢筋石笼采用“一丁一顺”法摆砌,且相邻的钢筋石笼间采用钢丝绳串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江截流组合式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应辉兰天何瑞良古小梦侯树芃宗义李佳威米刚利李召杰钱凯旋李旺盛闫奇林杜广进高全义陈志刚董荣杰贺培东刘云聪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拉哇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