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乙酸甘油酯生产用酯化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25661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三乙酸甘油酯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三乙酸甘油酯生产用酯化反应器,包括釜体和开设在釜体顶端两侧的进料阀、开设在釜体底端中部的排料阀,以及呈轴向等间距安装在釜体底端的支架,所述釜体的中部活动安装有气体分配组件,所述气体分配组件相对釜体转动,所述釜体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的底端与气体分配组件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外部气体的输入过程,以及气体分配组件和调节组件以及翅片加热器与辅助组件之间的配合作用,使得完成物料混合搅拌的同时可实现催化气体的均匀注入,同时可保持物料受热均匀以及物料与气体的充分接触,显著提高了反应效率,减少反应时间,提高整体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三乙酸甘油酯生产,具体为一种三乙酸甘油酯生产用酯化反应器


技术介绍

1、三乙酸甘油酯(tg)是通过甘油与三乙酸反应生成的脂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及塑料等行业。其生产过程中,酯化反应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该反应器通常采用不锈钢或其他耐腐蚀材料制造,能够承受高温高压环境。在反应器内,甘油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在催化剂(如硫酸或氯化铝)作用下进行。为了提高反应效率,反应器通常配备有搅拌系统,保证反应物充分混合,同时有热交换装置来控制反应温度,通常保持在150-180℃之间。

2、在反应器的加工过程中,通常采用混合装置来实现内部原料的混合,但常规的混合装置其一般为浆式混合器组成,其混合范围主要集中在一处,然而釜体内部的空间较大,采用旋转式混合,会导致不同位置的原料混合不均,需要较长时间的混合才能实现充分混合。

3、同时在涉及高温的酯化反应过程中,由于反应物质的挥发性、粘附性和温度差异,部分物料可能在换热器表面凝结或沉积,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尤其是在反应物的浓度较高时,对于三乙酸甘油酯的生产而言,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乙酸甘油酯生产用酯化反应器,包括釜体(1)和开设在釜体(1)顶端两侧的进料阀(2)、开设在釜体(1)底端中部的排料阀(4),以及呈轴向等间距安装在釜体(1)底端的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中部活动安装有气体分配组件(6),所述气体分配组件(6)相对釜体(1)转动,所述釜体(1)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动力组件(5),所述动力组件(5)的底端与气体分配组件(6)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所述气体分配组件(6)的底端固定连通有调节组件(7),所述调节组件(7)外侧面的中部固定套接有安装架(8),所述安装架(8)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翅片加热器(9),所述调节组件(7)的上下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乙酸甘油酯生产用酯化反应器,包括釜体(1)和开设在釜体(1)顶端两侧的进料阀(2)、开设在釜体(1)底端中部的排料阀(4),以及呈轴向等间距安装在釜体(1)底端的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中部活动安装有气体分配组件(6),所述气体分配组件(6)相对釜体(1)转动,所述釜体(1)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动力组件(5),所述动力组件(5)的底端与气体分配组件(6)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所述气体分配组件(6)的底端固定连通有调节组件(7),所述调节组件(7)外侧面的中部固定套接有安装架(8),所述安装架(8)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翅片加热器(9),所述调节组件(7)的上下两端且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上均安装有辅助组件(10),所述辅助组件(10)的底端与翅片加热器(9)的外侧面活动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乙酸甘油酯生产用酯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配组件(6)包括分配阀(601),所述分配阀(601)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进气管(602),所述进气管(602)与釜体(1)之间活动套接,所述进气管(602)的顶端与外部气体输送装置之间相连通,所述进气管(602)的外侧面与动力组件(5)之间固定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乙酸甘油酯生产用酯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阀(601)的外侧面呈轴向等间距固定连通有排气管(603),所述分配阀(601)的底端固定连通有三通阀(604),所述三通阀(604)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通有支撑管(605),所述支撑管(605)的一端均与调节组件(7)之间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乙酸甘油酯生产用酯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5)包括延长架(501),所述延长架(5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502),所述电机(502),所述电机(50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503),所述动力组件(5)还包括从动齿环(5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乙酸甘油酯生产用酯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环(504)与进气管(602)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所述主动齿轮(503)与从动齿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杏珂安亮肖俊刘春峰张帅丁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中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