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粉体电解液吸收速率测试量具及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623246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粉体电解液吸收速率测试量具及测定方法,通过多孔容器组件物理隔离石墨粉体试样,彻底规避了传统极片测试中因粘结剂、集流体及制备工艺波动引入的干扰,使测试结果纯粹反映石墨粉体的表面特性和本征属性,为材料研发提供高可信度数据,并利用指示组件对电解液渗透的实时响应特性,将间接称重法升级为吸附饱和终点可视化判定,大幅提升检测灵敏度和操作便捷性,通过控制多孔基底与电解液液面接触深度,确保毛细力主导渗透过程,使测试环境高度贴近电池注液时电解液在极片孔隙中的真实浸润行为,实现了对石墨粉体电解液吸收性能的精准评价,可直接指导注液速率优化及快充电芯设计,显著缩短电芯制造周期并提升电池综合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涉及极片对电解液吸收能力的测试,具体是一种石墨粉体电解液吸收速率测试量具及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动汽车、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储能等市场对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快充能力、寿命等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芯原材料和电芯的研发要求也愈发严格。电芯性能取决于电芯原材料、电芯设计、电芯制造工艺等方面,其中,极片对电解液吸收速率和吸收总量对电芯生产过程中的注液速率和电芯快充能力、循环寿命等方面密切相关,因此极片对电解液吸收能力测试尤为重要。

2、当前行业中普遍采用的极片对电解液吸液速率和吸收总量测试的方法有以下三种:1.将电解液滴在极片上看液滴扩散面积和扩散时间;2.将固定尺寸极片浸没在电解液中特定时间,称重计算吸液速率;3.极片竖直悬挂,极片下半部分浸没在电解液里特定时间,观察电解液爬升高度。

3、但是,极片的吸液速率和吸液能力取决于构成极片的主材、辅材以及极片加工工艺,极片生产过程中无法保证不同材料的制备的极片完全一致,例如涂布面密度波动、辊压压实密度的波动、辊压后到极片吸液测试时间间隔的不同都会产生测试误差,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粉体电解液吸收速率测试量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容器(1)、第二容器(2)、指示组件,第一容器(1)用于盛放电解液,第二容器(2)用于容纳石墨粉体,第二容器(2)底部具有多孔基底,第二容器(2)置于第一容器(1)内,使多孔基底接触电解液液面,指示组件设置在第二容器(2)内的石墨粉体上表面,以在电解液渗透至石墨粉体顶部时提示石墨粉体吸收电解液至饱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量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容器(1)包括:蒸发皿(11)、蒸发皿盖(12),蒸发皿盖(12)适配安装在蒸发皿(11)上,并与蒸发皿(11)密封连接,蒸发皿盖(12)上开设有与第二容器(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粉体电解液吸收速率测试量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容器(1)、第二容器(2)、指示组件,第一容器(1)用于盛放电解液,第二容器(2)用于容纳石墨粉体,第二容器(2)底部具有多孔基底,第二容器(2)置于第一容器(1)内,使多孔基底接触电解液液面,指示组件设置在第二容器(2)内的石墨粉体上表面,以在电解液渗透至石墨粉体顶部时提示石墨粉体吸收电解液至饱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量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容器(1)包括:蒸发皿(11)、蒸发皿盖(12),蒸发皿盖(12)适配安装在蒸发皿(11)上,并与蒸发皿(11)密封连接,蒸发皿盖(12)上开设有与第二容器(2)相适配的通槽(13),第二容器(2)穿过通槽(13)插入第一容器(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量具,其特征在于,第二容器(2)包括:砂芯坩埚(21)、砂芯坩埚盖(22),砂芯坩埚盖(22)适配安装在砂芯坩埚(21)上,并与砂芯坩埚(21)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量具,其特征在于,砂芯坩埚(21)包括:筒体(211)、砂芯滤板(212)、支撑部(213),砂芯滤板(212)设置在筒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化东韩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