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伞具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伸缩式中棒的扣合结构。
技术介绍
1、现有具有伸缩式中棒的伞具各段中棒的接合通常采用弹性凸点与扣合孔配合的卡扣方式,弹性凸点需在管孔内装配,装配工艺复杂,成本高且品质不易控制,而一旦出现配件损坏的情况,拆卸更换麻烦,通常会选择替换整个中棒或者直接舍弃伞具,且为确保伞具的使用寿命,弹性凸点等配件通常需采用金属材质制成,不利于资源的节约利用;装配后也存在中棒伸缩不够顺畅,使用时需要施加一定的力气方能实现伞具的开合,体验感较差。此外,人们通常习惯在伞具收合后倒提伞具,而现有中棒的接合卡扣方式仅能在开伞状态下实现不同段中棒的扣合,当伞具收合后常发生中棒松脱的问题,携带极其不便利。
2、此外,基于环保理念,全塑伞成为一种伞具制造的新趋势。在伸缩式中棒的扣合结构中采用何种形式的塑料扣合部件可以替代现有伞具的金属扣合部件同时又能解决现有扣合件零部件多,装配复杂的问题,又如何基于该塑料扣合部件实现全塑伞各部分的快速拆卸与回收,成为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其中一个出发点。
技术实现思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伸缩式中棒的扣合结构,包括中棒(100),中棒(100)为至少两段杆体套接而成的伸缩结构,其每一相套接的杆体均包括内套杆(10)和外套杆(20)且内套杆(10)一端嵌入外套杆(20)形成接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杆(10)的接合端设有单侧开口的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内设有弹性扣件(30),所述弹性扣件(30)包括翘曲支点(34),所述翘曲支点(34)向两侧延伸形成第一凸扣部(32)和第二凸扣部(35),所述第一凸扣部(32)和第二凸扣部(35)的凸出方向与翘曲方向相同且分别设置于弹性扣件的两端;所述外套杆(20)的结合端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凸扣部(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伸缩式中棒的扣合结构,包括中棒(100),中棒(100)为至少两段杆体套接而成的伸缩结构,其每一相套接的杆体均包括内套杆(10)和外套杆(20)且内套杆(10)一端嵌入外套杆(20)形成接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杆(10)的接合端设有单侧开口的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内设有弹性扣件(30),所述弹性扣件(30)包括翘曲支点(34),所述翘曲支点(34)向两侧延伸形成第一凸扣部(32)和第二凸扣部(35),所述第一凸扣部(32)和第二凸扣部(35)的凸出方向与翘曲方向相同且分别设置于弹性扣件的两端;所述外套杆(20)的结合端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凸扣部(32)配合的第一扣合孔(21),所述外套杆(20)远离结合端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凸扣部(35)配合的第二扣合孔(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中棒的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扣部(32)通过弓形部(33)与所述翘曲支点(34)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中棒的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扣部(32)包括斜凸面(321),所述斜凸面(321)末端形成与第一扣合孔(21)配合的第二挡部(3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伸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创成和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