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加工,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黄精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1、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系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始载于《名医别录》,别称“仙人余粮”、“救命草”等。全球分布60余种,我国拥有31种,是重要的药食同源资源。其富含黄精多糖、皂苷、黄酮及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血糖血脂、增强免疫及抑制肿瘤等药理作用,在抗疲劳、抗病毒等领域应用价值显著。
2、然而,生黄精因含刺激性物质,直接食用易导致咽喉不适和口舌麻木感,故需经加工处理。传统工艺多采用蒸煮法(如单蒸、重蒸或辅料蒸),市售即食产品常通过多次蒸晒改善口感。但该工艺存在显著缺陷:黄精中糖类成分在长时间高温作用下易引发美拉德反应,生成过量5-羟甲基糠醛,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对人体横纹肌和内脏具有潜在毒性。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核心活性成分的皂苷虽具备降血糖、免疫调节及抗肿瘤等功效,但其苷元母核结构与糖链连接方式(尤其是c-3位α-1,2连接的鼠李糖基)直接影响细胞毒性,对黏膜产生刺激并可能引发毒副作用。因此,开发既能保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黄精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黄精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源酶由主酶、第一辅酶和第二辅酶组成,其中,所述主酶为α-L-鼠李糖苷酶,所述第一辅酶为纤维素酶,所述第二辅酶为木聚糖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黄精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源酶中的所述主酶、所述第一辅酶和所述第二辅酶的添加比例为7: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黄精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柠檬酸溶液的浓度为0.1%~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黄精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黄精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黄精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源酶由主酶、第一辅酶和第二辅酶组成,其中,所述主酶为α-l-鼠李糖苷酶,所述第一辅酶为纤维素酶,所述第二辅酶为木聚糖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黄精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源酶中的所述主酶、所述第一辅酶和所述第二辅酶的添加比例为7: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黄精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柠檬酸溶液的浓度为0.1%~0.5%。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峻,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武当山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