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体为一种非对称三芳基取代三嗪类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有机发光是有机材料在电流或电场的激发作用下产生发光现象。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作为一种电流型的有机发光器件,通过载流子的注入和复合可以实现电致发光。三嗪类化合物是一类含三氮杂环芳香类化合物,其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表现出较高的电子迁移率和三线态能级,具有较高的玻璃化温度及优良的光电性能,特别适用于电子传输层和发光层材料,作为发光层材料使用时,可明显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发光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作为电子传输层与空穴传输层材料使用时,能够提升器件的电子传输性能、降低器件驱动电压和保持电压的稳定性,提高器件的运行效率、运行稳定性。三嗪类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极高的开发研究价值。非对称三芳基三嗪类化合物是有机合成中引入三嗪骨架的重要中间体,其结构可调性、稳定性及独特电子性质,在发光材料、生物制药、农业化学、紫外吸收材料和功能材料前体等高端材料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其合成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对称三芳基取代三嗪类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三聚氯氰和卤代芳烃为原料,一锅法制备非对称三芳基取代三嗪类中间体,其反应式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三芳基取代三嗪类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A、B、C、D的制备过程中,降温至-85~-70℃,溶液A、B、C的制备过程中,搅拌反应时间为20~80分钟;溶液A、B、C滴加入溶液D中后继续反应30~90分钟,升温至反应温度为-60~-30℃,充分反应时间为2~6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三芳基取代三嗪类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对称三芳基取代三嗪类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三聚氯氰和卤代芳烃为原料,一锅法制备非对称三芳基取代三嗪类中间体,其反应式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三芳基取代三嗪类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a、b、c、d的制备过程中,降温至-85~-70℃,溶液a、b、c的制备过程中,搅拌反应时间为20~80分钟;溶液a、b、c滴加入溶液d中后继续反应30~90分钟,升温至反应温度为-60~-30℃,充分反应时间为2~6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三芳基取代三嗪类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a、b、c的浓度为(0.15~0.35)mol/l,溶液d的浓度为(0.35~1.0)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三芳基取代三嗪类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物ar1-br、ar2-br、ar3-br与三聚氯氰的摩尔比为(0.95~1.05):(0.95~1.05):(0.95~1.05):1;溶液a中底物ar1-br与正丁基锂的摩尔比为1:(0.95~1.05),底物ar1-br与n,n,n',n'-四甲基乙二胺的摩尔比为(0.95~1.05):(0.5~1.0);溶液b中底物ar2-br与正丁基锂的摩尔比为1:(0.95~1.05),底物ar2-br与n,n,n',n'-四甲基乙二胺的摩尔比为(0.95~1.05):(0.5~1.0);溶液c中底物ar3-br与正丁基锂的摩尔比为1:(0.95~1.05),底物ar3-br与n,n,n',n'-四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修光,朱叶峰,吴忠凯,张盼,郭辉,裴晓东,王凡,钱有军,申保金,张玲,张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天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