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单体及动力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20975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及动力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电池单体的顶盖组件包括:具有安装孔的顶盖片,穿设于安装孔设置的极柱,以及设置于安装孔处且位于顶盖片和极柱之间的塑胶件。极柱的外周侧设置有第一抗扭结构,第一抗扭结构靠近极柱的顶部设置,塑胶件上开设有通孔,极柱穿设于通孔设置,通孔的孔壁上设置有第二抗扭结构,第一抗扭结构和第二抗扭结构相配合,以限制极柱绕其轴线相对塑胶件转动。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单体,通过第一抗扭结构和第二抗扭结构相配合,使得极柱具有更高的抗扭转能力,从而降低了极柱发生松动或脱落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了电池单体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单体及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1、现有电池单体的顶盖组件中,极柱的外周面较为光滑,极柱与连接在顶盖上的塑胶件相结合使用,在扭力较高的工况下,极柱和塑胶件之间容易发生相对转动,从而造成极柱松动或脱落,影响电池单体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单体及动力电池,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极柱和塑胶件之间容易发生相对转动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具有高度方向,所述电池单体包括:

4、壳体,具有容纳腔以及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口;

5、电极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6、顶盖组件,连接在所述壳体上以封闭所述开口,所述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极柱和塑胶件,所述顶盖片盖设于所述开口,且所述顶盖片具有沿所述高度方向贯穿其的安装孔,所述极柱穿设于所述安装孔设置,且与所述电极组件电连接,所述极柱的轴线平行于所述高度方向,所述极柱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具有高度方向(Z),所述电池单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扭结构(123)包括多个第一凸部(1231),多个所述第一凸部(1231)沿所述外周面的周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二抗扭结构(132)包括多个第二凹部(1322),多个所述第二凹部(1322)沿所述孔壁的周向排列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凸部(1231)一一对应嵌设于多个所述第二凹部(1322)设置;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1231)或所述第一凹部(1232)的形状为条形,且所述第一凸部(1231)或所述第一凹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具有高度方向(z),所述电池单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扭结构(123)包括多个第一凸部(1231),多个所述第一凸部(1231)沿所述外周面的周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二抗扭结构(132)包括多个第二凹部(1322),多个所述第二凹部(1322)沿所述孔壁的周向排列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凸部(1231)一一对应嵌设于多个所述第二凹部(1322)设置;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1231)或所述第一凹部(1232)的形状为条形,且所述第一凸部(1231)或所述第一凹部(1232)的长度方向倾斜于所述轴线(1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凸部(1231)相邻且排列方向倾斜于所述轴线(121);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1232)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凹槽(12321)和第二凹槽(12322),所述第一凹槽(12321)沿所述轴线(121)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凹槽(12322)沿环绕所述轴线(121)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猛杨伟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