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图像的光流估计,更为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大位移场景下的光流估计方法。
技术介绍
1、光流二维场估计,即光流估计,于1950由gibson提出光流理论。通过分析连续两张图像中目标对象或背景相对于摄像机的运动,利用像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来确定像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计算像素点的运动方向和速度。
2、目前,wills等人在“a feature-bsased approach for determining dense longrange correspondences”中采用双阶段以解决两帧图像之间存在大位移的情况,在第一阶段使用平面模型来近似获取图像分割结果和总体运动;第二阶段利用样条函数对拟合进行细化。flownet(learning optical flow with convolutional networks)首次在光流任务中引入“相关层”的概念,用以帮助网络匹配特征,相关层会计算局部范围中像素的相关性,该相关性会作为先验知识为后续光流预测提供信息。在计算相关性的时候,会限制最大位移和步长来减小计算。由于相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位移场景下的光流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位移场景下的光流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编码器的结构由多个卷积模块串联组成,每个卷积模块又包括依次串联的卷积层、归一化层和ReLU激活函数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位移场景下的光流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短距离编码器的结构均由多个卷积块串联组成,每个卷积模块又包括依次串联的卷积层、归一化层和ReLU激活函数层,其中,长距离编码器中卷积层选用大尺寸卷积层,而短距离编码器中卷积层选用小尺寸卷积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位移场景下的光流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位移场景下的光流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编码器的结构由多个卷积模块串联组成,每个卷积模块又包括依次串联的卷积层、归一化层和relu激活函数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雨,杨云皓,郭连平,宫珣,田书林,王厚军,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