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矿热炉炉底电极、直流矿热炉炉底结构、直流矿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20036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5
一种直流矿热炉炉底电极、直流矿热炉炉底结构、直流矿热炉,包括电极本体,所述电极本体的底部表面上开设有沿电极本体长度方向平行布设的进气槽、出气槽,所述进气槽、出气槽不贯穿电极本体,在进气槽和出气槽的一端设置有连通进气槽、出气槽的连通槽。本技术通过将低温空气直接经进气槽输送至炉底,再由出气槽排出,从而实现对炉底的降温。在使用时,进入炉底的空气流通性更好,更加有利于对炉底的降温;无需在矿热炉的炉底单独开风洞,保证了炉底的整体性,降低了铁水渗透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直流矿热炉,尤其涉及一种直流矿热炉炉底电极、直流矿热炉炉底结构、直流矿热炉


技术介绍

1、直流矿热炉底电极因为有阳极效应,所以温度较高,会形成热炉底。虽然热炉底对冶炼是好事但是对底电极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的金属电极因受高温熔化的限制不能使用,所以近年来都用导电性良好的石墨电极取代。但石墨电极导电性好导热性也好,会将炉膛内的高温传递到炉底耐火砖,当达到耐火砖的荷重软化点后,炉底就会开裂。所以直流炉底电极需要冷却。目前冷却有二种办法,一种是风冷,一种是水冷。因为水冷存在较大的风险,所以石墨底电极多采用风冷。

2、例如公告号为cn220524673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矿热炉炉底结构,在矿热炉炉底的部侧壁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降温盲孔,若干降温盲孔沿矿热炉炉底的圆心呈射线型布置;在每个降温盲孔的内部分别插接有一根通风管,通风管的外径小于所述降温盲孔的内径;通风管的外端与送风管连通。冷却风经通风管送入到矿热炉炉底的降温盲孔内,之后吸收矿热炉炉底的热量后再排出降温盲孔,进而将矿热炉炉底的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然而,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矿热炉炉底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本体,所述电极本体的底部表面上开设有沿电极本体长度方向平行布设的进气槽、出气槽,所述进气槽、出气槽不贯穿电极本体,在进气槽和出气槽的一端设置有连通进气槽、出气槽的连通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矿热炉炉底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槽、出气槽、以及连通槽的深度为电极本体高度的二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矿热炉炉底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槽、出气槽、以及连通槽的宽度为电极本体宽度的四分之一。

4.一种直流矿热炉炉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本体、炉底碳砖层;所述炉底碳砖层的内部开设有盲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矿热炉炉底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本体,所述电极本体的底部表面上开设有沿电极本体长度方向平行布设的进气槽、出气槽,所述进气槽、出气槽不贯穿电极本体,在进气槽和出气槽的一端设置有连通进气槽、出气槽的连通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矿热炉炉底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槽、出气槽、以及连通槽的深度为电极本体高度的二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矿热炉炉底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槽、出气槽、以及连通槽的宽度为电极本体宽度的四分之一。

4.一种直流矿热炉炉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本体、炉底碳砖层;所述炉底碳砖层的内部开设有盲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欣曹培峰张凯宏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宁平炭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