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电环结构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18325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4
本技术涉及集电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集电环结构及电机,其中集电环结构包括集电环主体,集电环主体包括多个沿轴向依次间隔设置的铜环,每个铜环的内侧均一体冲压成型有一个引线,多个引线沿周向间隔布置;引线的一端延伸至集电环主体外,并向外翻折形成水平部,水平部垂直于轴向布置,多个水平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水平部的长度尺寸大于集电环主体沿轴向的尺寸,本技术能够同时满足电机的低成本需求和低噪音高寿命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集电环,具体涉及一种集电环结构及电机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电机噪音小、寿命长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对电子产品成本也要求越来越低。电机若继续采用传统换向器,电机寿命和噪音将无法满足人们现在的要求,而采用无刷电机,虽然寿命和噪音能满足要求,但是成本太高,这就迫使电机生产厂商开发出新结构的换向部件,比如集电环,集电环也叫导电环、滑环、集流环、汇流环等;它可以用在任何要求连续旋转的同时,又需要从固定位置到旋转位置传输电源和信号的机电系统中;集电环能够提高系统性能,简化系统结构,避免导线在旋转过程中造成扭伤。

2、目前常见的集电环通常包括沿圆周间隔排列设置的多个铜片、多个引线、以及塑胶本体;相邻的两铜片之间具有间隙形成绝缘槽;多个引线与多个铜片一一对应焊接连为一体;塑胶本体通过挤塑成型的方式成型于铜片的内侧,以将铜片固定在一起;塑胶本体连为一体但并未填充前述的绝缘槽内,因此,在换向时,碳刷从集电环的一个铜片到达另一铜片的过程中会经过绝缘槽,碳刷会向绝缘槽内形变,进而与铜片的边缘产生碰撞,产生换向火花和较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电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电环主体(100),所述集电环主体(100)包括多个沿轴向依次间隔设置的铜环(110),每个所述铜环(110)的内侧均一体冲压成型有一个引线(120),多个所述引线(120)沿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引线(120)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集电环主体(100)外,并向外翻折形成水平部(121),所述水平部(121)垂直于轴向布置,多个所述水平部(12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水平部(121)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集电环主体(100)沿轴向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电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有中心轴孔(210)的绝缘主体(200),所述绝缘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电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电环主体(100),所述集电环主体(100)包括多个沿轴向依次间隔设置的铜环(110),每个所述铜环(110)的内侧均一体冲压成型有一个引线(120),多个所述引线(120)沿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引线(120)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集电环主体(100)外,并向外翻折形成水平部(121),所述水平部(121)垂直于轴向布置,多个所述水平部(12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水平部(121)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集电环主体(100)沿轴向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电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有中心轴孔(210)的绝缘主体(200),所述绝缘主体(200)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绝缘部(220)和第二绝缘部(230),所述第一绝缘部(220)设置于所述集电环主体(100)的内部,并用于将多个所述铜环(110)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绝缘部(230)设置在所述集电环主体(100)外,并用于将多个所述水平部(121)部分覆盖,所述集电环主体(100)沿轴向的投影落在所述第二绝缘部(230)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电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120)包括连接部(122),所述连接部(122)沿轴向的一端连接所述水平部(121),所述连接部(122)的另一端向外翻折形成有安装部(123),所述安装部(123)连接于所述铜环(110)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电环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宇陈雷胡勇黄奇鹏蒋芙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凯中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