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长式儿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18265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长式儿童车,包括前支撑座、主斜撑杆和后安装梁,前支撑座与主斜撑杆固定连接,作为支撑结构的前端基础部件;主斜撑杆,用以连接前支撑座与后安装梁,一端贯穿于前支撑座,形成支撑结构的倾斜受力骨架;后安装梁,与主斜撑杆转动连接,既支持相对转动以适配儿童车转向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睡篮、可调节角度座椅、轻便一体式座椅、自行车座多种乘坐载体,与多载体安装座适配安装的结构,彻底打破了传统儿童车单一功能固定化的局限,能随宝宝生长阶段灵活切换,完美满足小月龄躺卧至骑行等全成长周期需求,前后支脚正向安装为推车提供稳定支撑,反向安装可快速切换至四轮平衡车或自行车模式,进一步强化了对宝宝成长轨迹的适配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童车,具体为一种成长式儿童车


技术介绍

1、童车,是专为儿童设计的各类代步工具或玩具车的统称,其适用年龄通常覆盖从婴幼儿到学龄前乃至学龄初期的儿童群体,常见的类型包括婴儿推车、学步车、平衡车、自行车以及电动玩具车等。

2、成长式童车则是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与儿童成长过程的动态适配,它打破了传统童车往往仅适用于单一阶段的局限,通过可调节、可变形、可拓展的设计,让同一辆童车能够伴随儿童度过多个成长时期。但现有部分产品仅能满足特定一两个阶段的需求,无法随宝宝成长灵活切换以覆盖全成长周期,导致使用周期短、体验不佳,家长需频繁更换设备,既增加成本又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主要提供了一种成长式儿童车,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法随宝宝成长灵活切换以覆盖全成长周期,导致使用周期短、体验不佳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成长式儿童车,包括前支撑座、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长式儿童车,包括前支撑座(1)、主斜撑杆(2)和后安装梁(3),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长式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奶瓶架把手(12)和龙头式把手(13)底部均设有方向凸块,所述推杆(6)顶部设有适配的槽口,所述推杆(6)外壁两端设贯穿式穿孔,方向凸块两端对应位置开设非贯穿式螺纹槽口,六角螺栓贯穿推杆(6)的穿孔后与方向凸块的螺纹槽口旋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长式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5)通过弹簧固定于主斜撑杆(2)外壁,且限位件(15)的一端呈楔形状,并且推杆(6)外壁对应侧呈等距离开设若干个与所述楔形块相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长式儿童车,包括前支撑座(1)、主斜撑杆(2)和后安装梁(3),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长式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奶瓶架把手(12)和龙头式把手(13)底部均设有方向凸块,所述推杆(6)顶部设有适配的槽口,所述推杆(6)外壁两端设贯穿式穿孔,方向凸块两端对应位置开设非贯穿式螺纹槽口,六角螺栓贯穿推杆(6)的穿孔后与方向凸块的螺纹槽口旋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长式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5)通过弹簧固定于主斜撑杆(2)外壁,且限位件(15)的一端呈楔形状,并且推杆(6)外壁对应侧呈等距离开设若干个与所述楔形块相适配的插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长式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脚(4)和后支脚(5)分别呈对称分布,且分别通过六角螺栓对应安装于前支撑座(1)和后安装梁(3)的预设安装位,所述前支脚(4)下方的万向轮轮体轴心处设有安装轴孔位,该安装轴孔位内壁设有内螺纹,用以与脚踏的外螺纹端螺纹连接,所述前支脚(4)和后支脚(5)在各自安装点位沿反向对称安装后,其底部的万向轮可紧密贴合且轮体部分重叠,形成可切换至独轮支撑模式的结构形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长式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舱安装架(7)包括多载体安装座(701)、第一支架(702)、上支撑卡臂(703)和卡合连接座(704),所述第一支架(702)和卡合连接座(704)均设于多载体安装座(701)的下方,且卡合连接座(704)位于第一支架(702)的一侧,所述多载体安装座(701)、第一支架(702)与卡合连接座(704)构成一体式结构,所述卡合连接座(704)的一端设有槽口,该槽口用于与上支撑卡臂(703)的一端卡合连接,所述上支撑卡臂(70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其安装座上,所述上支撑卡臂(703)的安装座和第一支架(702)的安装座均通过六角螺栓沿主斜撑杆(2)的外壁择位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成长式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篮(8)、可调节角度座椅(9)、轻便一体式座椅(10)分别通过螺钉与多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根磊冯雨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