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涡流阻尼效应的半潜式浮式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18175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涡流阻尼效应的半潜式浮式平台,利用多个浮力单元和多组支撑机构依次交替排布形成环形空间框架结构,整个平台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刚度。在每个浮力单元中,浮筒底部安装垂荡板,同时,本案创新性地提出了在各垂荡板的边缘设置阻尼器,使阻尼器与浮筒、垂荡板之间形成能够激发流体漩涡的预留空间,通过独特的构型主动引导垂荡板上涌水流,利用预留空间将其强制转化为高强度、有序的涡流场。通过上述设置,该半潜式浮式平台不仅显著增强平台的涡流耗散效应与附加质量效应,使垂荡阻尼性能倍增,更与主体垂荡板形成协同作用,有效提升平台在恶劣海况中的垂向运动稳定性、抗风浪性能和作业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风电平台,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涡流阻尼效应的半潜式浮式平台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全球能源结构正逐步向绿色无污染的清洁能源转型。在这一大背景下,海上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开发方式成为了行业重点关注的发展方向,而半潜式浮式平台则是支撑深远绿色能源开发的关键核心技术。

2、传统半潜式浮式平台一般由浮筒、立柱、垂荡板及横/斜撑等结构构成,其主要是通过垂荡板提供的阻尼来抑制波浪引起的运动,进而维持平台的稳定性。然而,我国海域的波浪具有强度大且波浪较高等特点,这就对平台的水动力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研发具备卓越抗风浪能力的半潜式浮式平台已然成为了行业内的重要发展方向。

3、现有半潜式浮式平台面临着水动力稳定性与结构经济性之间的根本矛盾:为了有效抑制垂荡运动,需要增大垂荡板面积以提升阻尼力,但垂荡板面积的增加又导致为提高结构强度与疲劳寿命而不得不增加板材厚度,如此一来,建造成本便因材料用量的增加以及安装复杂度的提升而呈非线性上升。而深海工程的严苛可靠性要求更是进一步推高了单位成本,迫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涡流阻尼效应的半潜式浮式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浮力单元、多组支撑机构和多个阻尼器(400),相邻两个所述浮力单元之间通过一组所述支撑机构连接,使多个所述浮力单元和多组所述支撑机构依次交替排布形成环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涡流阻尼效应的半潜式浮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400)为板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涡流阻尼效应的半潜式浮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400)设置于所述垂荡板(200)边缘的部分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涡流阻尼效应的半潜式浮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400)绕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涡流阻尼效应的半潜式浮式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浮力单元、多组支撑机构和多个阻尼器(400),相邻两个所述浮力单元之间通过一组所述支撑机构连接,使多个所述浮力单元和多组所述支撑机构依次交替排布形成环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涡流阻尼效应的半潜式浮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400)为板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涡流阻尼效应的半潜式浮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400)设置于所述垂荡板(200)边缘的部分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涡流阻尼效应的半潜式浮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400)绕所述垂荡板(200)的边缘围成一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涡流阻尼效应的半潜式浮式平台,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浮力单元采用中心对称形式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涡流阻尼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策张明明李斌卢舒宁姚智于笑难孙子涵余苗董嘉轩姜慧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科技创新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