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环件焊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1600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圆环件焊接工装,包括底座、第一工装座和第二工装座,第一工装座和第二工装座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上;第一工装座通过L形托板与工件本体上的方形三通配合;第二工装座包括竖向框和横向框,竖向框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横向框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竖向框内,横向框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三调节螺杆,横向框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夹块,第一夹块与第三调节螺杆螺纹配合,第一夹块的上端可拆卸的设置有第二夹块,工件本体的弧形管固定设置在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之间。本技术圆环件焊接工装,设计巧妙,功能实用,有效解决了通过手工将管件推入三通中,容易造成管件扭曲变形,同时还会存在零件插接位置不到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焊接工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环件焊接工装


技术介绍

1、工业生产中有一些零件需要弧形管件与方形三通管接头装配形成圆环结构,通过结构设计保证液体或者气体按照要求流进流出。在制造过程中需用弧形管与方形三通拼接成圆环形工件以保证所需要的零件形状后再进行焊接。但由于弧形管和方形三通在装配过程中插接结构闭合会因弧形管刚性较大不易装配。在传统技术中,通常是用手工装配,需要使用很大的外力将管件推入三通中,容易造成管件扭曲变形,同时还会存在零件插接位置不到位的问题。因此,如何开发一种圆环件焊接工装成为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环件焊接工装,解决通过手工将管件推入三通中,容易造成管件扭曲变形,同时还会存在零件插接位置不到位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一种圆环件焊接工装,包括底座、第一工装座和第二工装座,所述第一工装座和第二工装座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工装座通过l形托板与工件本体上的方形三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环件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工装座(2)和第二工装座(3),所述第一工装座(2)和第二工装座(3)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工装座(2)通过L形托板(202)与工件本体(4)上的方形三通(402)配合;所述第二工装座(3)包括竖向框(301)和横向框(304),所述竖向框(301)的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横向框(304)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竖向框(301)内,所述横向框(304)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三调节螺杆(303),所述横向框(304)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夹块(305),所述第一夹块(305)与所述第三调节螺杆(303)螺纹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环件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工装座(2)和第二工装座(3),所述第一工装座(2)和第二工装座(3)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工装座(2)通过l形托板(202)与工件本体(4)上的方形三通(402)配合;所述第二工装座(3)包括竖向框(301)和横向框(304),所述竖向框(301)的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横向框(304)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竖向框(301)内,所述横向框(304)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三调节螺杆(303),所述横向框(304)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夹块(305),所述第一夹块(305)与所述第三调节螺杆(303)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夹块(305)的上端可拆卸的设置有第二夹块(306),所述工件本体(4)的弧形管(401)固定设置在第一夹块(305)和第二夹块(30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环件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块(305)和第二夹块(306)之间通过固定螺栓(30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环件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框(301)的顶端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杆(30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惠琼卢金来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荆东森光束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