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基坑围护结构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钢围檩后缝隙局部填充模板。
技术介绍
1、在地铁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钢围檩通常用作支护结构的重要部分,提供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安装钢围檩后,由于围护桩的施工误差,钢围檩背后会存在缝隙,无法与围护桩贴合以达到支撑作用,所以需要对这些缝隙使用砂浆或混凝土进行填充。然而,由于围檩背后的围护桩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首先会使用破碎装置将弧形的桩体修整出一个相对的平面,之后使用网喷进行支护,整个过程施工误差较大且难以精细化调整,最终钢围檩背后的网喷面往往凹凸不平,现有的模板在安装时无法完全贴合,导致填充过程中砂浆或混凝土容易泄露,影响施工质量。
2、现有的解决方案通常通过人工调整模板位置或向缝隙中填塞塑料布或发泡胶等密封材料来解决这些问题,但这些方法容易增加施工复杂性,并且填充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方便固定且能有效贴合围护结构网喷面的模板,确保砂浆或混凝土填充时不会泄露,成为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围檩后缝隙局部填充模板,其特征在于,由固定结构(1)和模板结构(2)组成,其中:所述固定结构(1)包括第一固定板(11),第一固定板(11)两端的上表面各设有一个第二固定板(12)、一个夹板(13)、一个第三固定板(14),第三固定板(14)上设有一个螺栓孔,螺栓孔中安装有螺栓(15);所述模板结构(2)包含底模板(21),底模板(21)与第一固定板(11)相连接,底模板(21)的外侧设有侧模板(22),底模板(21)的两侧底部均设有一个不贯通的螺栓孔,侧模板(22)的下端外侧设有一个不贯通的螺栓孔,侧模板(22)通过第一卡扣螺栓(25)固定第一卡扣(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围檩后缝隙局部填充模板,其特征在于,由固定结构(1)和模板结构(2)组成,其中:所述固定结构(1)包括第一固定板(11),第一固定板(11)两端的上表面各设有一个第二固定板(12)、一个夹板(13)、一个第三固定板(14),第三固定板(14)上设有一个螺栓孔,螺栓孔中安装有螺栓(15);所述模板结构(2)包含底模板(21),底模板(21)与第一固定板(11)相连接,底模板(21)的外侧设有侧模板(22),底模板(21)的两侧底部均设有一个不贯通的螺栓孔,侧模板(22)的下端外侧设有一个不贯通的螺栓孔,侧模板(22)通过第一卡扣螺栓(25)固定第一卡扣(24)和底模板(21)相连接,相邻的两块底模板(21)通过第二卡扣螺栓(27)固定第二卡扣(26)相互连接,底模板(21)和侧模板(22)朝向围护结构的侧面连接有伸展结构(23),伸展结构(23)内部等距设有多个弹簧(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围檩后缝隙局部填充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明生,柴高炯,肖晶,姚顺,王刚院,张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