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加载支护网片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15905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加载支护网片的设备,其包括:结构框架;挂载升降框台,其的两端侧上下滑动连接结构框架,挂载升降框台上阵列分布有多组连接孔位;多组网片固定杆件按照井下支护系统的间排距布局拆卸连接在对应的连接孔位上,多组网片固定杆件的下端固定连接待加载的支护网片;加载装置可拆卸连接在挂载升降框台上,加载装置的加载移动端固定有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计算机控制系统布置在结构框架的外侧,计算机控制系统接收处理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并获知支护网片的力学参数,计算机控制系统联动控制加载装置的工作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模拟不同支护条件下对支护网片的加载力测试,辅助工作人员全面评估网片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巷道支护网片质量检测,具体涉及一种检测加载支护网片的设备


技术介绍

1、当前煤矿巷道支护网片质量检测手段存在局限性,传统检测方法难以精准模拟井下实际支护环境对网片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无法准确获取网片在不同受力情况下的力学特性数据,导致难以全面评估支护网片的质量与安全性。现有技术中,对煤矿巷道支护网片的检测可能采用较为简单的加载方式,如单点加载或加载条件与井下实际情况差异较大。部分检测设备无法模拟井下支护系统的间排距进行加载,且在数据采集与处理方面不够智能化,多为人工记录数据,效率低且准确性差,难以全面反映网片的力学性能;

2、目前人工加载支护网片无法真实模拟井下巷道支护系统的实际工况,导致检测结果与网片在井下的实际性能存在偏差,不能为支护设计提供准确参考。

3、人工记录数据易出错,且不能实时生成力—位移曲线等关键数据,无法直观展示网片力学性能变化过程,不利于对网片性能进行深入分析。

4、缺乏对多种力学参数的综合监测与分析功能,难以全面评估网片质量,影响煤矿巷道支护的安全性。

<p>5、因此,如何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加载支护网片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加载支护网片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杆升降机构(8),所述丝杆升降机构(8)固定连接在所述挂载升降框台(2)的边端,所述丝杆升降机构(8)包括蜗轮、蜗杆、丝杆(81)及箱体附件(82),所述蜗轮及蜗杆啮合并转动位于所述箱体附件(82)的内侧,所述箱体附件(82)固定连接所述挂载升降框台(2),所述蜗轮的内壁上设有螺纹,所述丝杆(81)竖向布置并螺纹连接所述蜗轮,所述丝杆(81)的两端穿出所述箱体附件(82)并与所述结构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蜗杆及蜗轮的转动促使所述箱体附件(82)相对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加载支护网片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加载支护网片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杆升降机构(8),所述丝杆升降机构(8)固定连接在所述挂载升降框台(2)的边端,所述丝杆升降机构(8)包括蜗轮、蜗杆、丝杆(81)及箱体附件(82),所述蜗轮及蜗杆啮合并转动位于所述箱体附件(82)的内侧,所述箱体附件(82)固定连接所述挂载升降框台(2),所述蜗轮的内壁上设有螺纹,所述丝杆(81)竖向布置并螺纹连接所述蜗轮,所述丝杆(81)的两端穿出所述箱体附件(82)并与所述结构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蜗杆及蜗轮的转动促使所述箱体附件(82)相对所述丝杆(81)上下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加载支护网片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升降框台(2)上固定连接有动力电机(9),所述动力电机(9)与计算机控制系统(6)电性连接,所述丝杆升降机构(8)有多组并布置在所述挂载升降框台(2)的两侧边端,所述动力电机(9)通过传动杆(91)传动连接多组丝杆升降机构(8)的蜗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加载支护网片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框架(1)具有多根立柱(11),所述立柱(11)靠近所述挂载升降框台(2)的侧壁上设有滑轨(12),所述挂载升降框台(2)的两侧端固定有配合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动座(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加载支护网片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网片固定杆件(3)均包括支杆(31)及夹板(32),所述支杆(31)拆卸连接在所述挂载升降框台(2)底部的连接孔位上,所述夹板(32)螺栓连接在所述支杆(31)的下方,所述夹板(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志慧张玉龙陈建邓新刚王建强张延军王锦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煤业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