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导电性碳纤维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613985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导电性碳纤维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银纳米线,分散于第一溶剂中,形成银纳米线分散液;提供短切碳纤维,并将其与粘结剂以及助剂在第二溶剂中混合分散,形成碳纤维分散液;将银纳米线分散液与碳纤维分散液混合,随后静置处理,得到混合浆料;将所述混合浆料进行稀释,然后进行湿法抄造成型,得到湿态碳纤维毡;干燥所述湿态碳纤维毡,使得粘结剂固化,获得高导电性碳纤维毡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银纳米线在碳纤维交叉点构建三维连续导电网络,显著提升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与电磁屏蔽性能,同时保留碳纤维轻量化特性,且工艺简单高效,可实现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屏蔽材料,特别涉及一种高导电性碳纤维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磁辐射污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与工程问题。高强度电磁辐射不仅对通信设备、计算机系统等精密电子设备造成信号干扰和功能失常,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潜在致癌物,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电磁屏蔽主要通过反射、吸收和多次反射衰减电磁波。当前主流的电磁屏蔽材料主要依赖金属片层或金属填料复合材料,然而这类材料存在三大固有缺陷:一是密度过高(>3000kg/m3),显著增加便携设备及航空航天载荷的重量负担;二是加工成型性差,难以适应复杂曲面结构;三是电磁性能调节自由度低,无法满足多频段兼容需求。这些缺陷严重制约了金属基材料在5g通信、可穿戴设备等轻量化场景的应用。

2、碳纤维毡作为一种新兴的轻质柔性屏蔽材料(密度<100kg/m3),通过湿法成型或针刺等工艺制备,凭借其柔性、轻质、高比表面积、耐高温等优点在电磁屏蔽领域展现出应用潜力。然而,传统碳纤维毡依赖于碳纤维交叉点的物理接触形成导电通路,纤维交叉点占材料总体积比例较少,导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导电性碳纤维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电性碳纤维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银纳米线的直径为1~100nm,长径比为100~5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电性碳纤维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银纳米线分散液的固含量为0.1~10%;和/或,所述第一溶剂为水、乙醇或水和乙醇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电性碳纤维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短切碳纤维的长度为0.1~10mm;和/或,所述碳纤维丝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导电性碳纤维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电性碳纤维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银纳米线的直径为1~100nm,长径比为100~5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电性碳纤维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银纳米线分散液的固含量为0.1~10%;和/或,所述第一溶剂为水、乙醇或水和乙醇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电性碳纤维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短切碳纤维的长度为0.1~10mm;和/或,所述碳纤维丝束的规格为1k~12k。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电性碳纤维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碳纤维分散液中碳纤维的固含量为0.5%~2%;和/或,所述第二溶剂为水、乙醇或水和乙醇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电性碳纤维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晓宇公言飞李少华彭锐晖赵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爱邦华盾新材料南京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