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刺激线圈的导流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613882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1
本技术涉及线圈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刺激线圈的导流冷却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壳体的内部设有导流冷却机构,导流冷却机构包括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可拆卸连接,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相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对应的通槽,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的通槽在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对接后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中设有磁刺激线圈。通过将磁刺激线圈放置在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对接后形成的容纳空间中,再将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放置在壳体中,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对导流冷却机构中的其他部件进行防护,在壳体磕碰时,仅需更换壳体,导流冷却机构即可再次投入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圈冷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磁刺激线圈的导流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1、神经调控是一种利用植入性或非植入性技术,‌通过电刺激或药物手段改变神经系统活性,‌以改善患病人群症状、‌提高生命质量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目前常用的技术包括:侵入式技术,如深部脑刺激;非侵入式刺激,如经颅磁刺激。经颅磁刺激具有非侵入性、对神经进行直接调控等优点,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2、经颅磁刺激是利用交变的脉冲磁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改变皮层神经细胞的膜电位,产生感应电流,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从而引起一系列生化生理反应。

3、磁刺激线圈是经颅磁刺激设备中的关键组件,‌其对颅内电场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目前磁刺激线圈的磁场强度范围集中,因磁刺激线圈中的电流强度很大,所以很容易产生过热效应。此时就需要对磁刺激线圈进行冷却降温,而现有的冷却装置中的磁刺激线圈较重,在使用时,很容易出现磕碰,出现磕碰的冷却装置很容易漏液,导致不能再次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的冷却装置中的磁刺激线圈很容易出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刺激线圈的导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壳体(20),所述壳体(20)的内部设有导流冷却机构,导流冷却机构包括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可拆卸连接,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相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通槽,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的通槽在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对接后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中设有磁刺激线圈(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刺激线圈的导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相接触的一侧均对应开设有环形的第一放置槽,第一放置槽中放置有第一密封圈(9)。>

3.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刺激线圈的导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壳体(20),所述壳体(20)的内部设有导流冷却机构,导流冷却机构包括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可拆卸连接,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相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通槽,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的通槽在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对接后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中设有磁刺激线圈(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刺激线圈的导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相接触的一侧均对应开设有环形的第一放置槽,第一放置槽中放置有第一密封圈(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刺激线圈的导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冷却机构还包括导流通道(4)、进液管(6)和出液管(7),所述导流通道(4)为磁刺激线圈(3)的外侧壁与容纳空间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隔,所述导流通道(4)上设有进液口与出液口,进液口与穿过第二盖体(2)的进液管(6)连通,出液口与穿过第二盖体(2)的出液管(7)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刺激线圈的导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4)呈环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刺激线圈的导流冷却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留栓薛文军贾利浦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优德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