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碾茶生产用切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1339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碾茶生产用切茶机,包括有机身等,机身为装置的主体框架,机身的中间转动连接有滚筒,滚筒上铺有输送带,机身的外壁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摇杆,机身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机驱动转杆带动摇杆与上下杆形成曲柄滑块机构,使切刀做上下斩切运动,同时利用前后移动机构与换向机构的斜块传动,驱动入料斗左右往复移动,实现了茶叶在输送带上的横向均匀铺料与纵向精准斩切的协同作业,避免茶叶堆积或局部过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碾茶生产用切茶机


技术介绍

1、在碾茶生产过程中,切茶机作为关键设备,切茶机通过高速运转的切刀对茶叶进行裁切,为后续的粉碎、筛选等工序提供基础物料,然而,现有的碾茶生产用切茶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不足。

2、一方面,现有切茶机的下料斗大多采用传统的重力下料方式,缺乏有效的振动辅助装置,这导致茶叶在下落过程中容易出现堆积、堵塞的情况,无法实现均匀下落,进而影响切茶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下料速度与切茶频率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控制机制,在生产过程中,下料速度要么过快,使得切刀来不及处理,造成茶叶积压;要么过慢,导致切刀空转,切茶机的工作效率得不到充分发挥。

3、综上所述,亟待一种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新型切茶机。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的碾茶生产用切茶机在下料均匀性和下料速度与切茶频率匹配控制方面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碾茶生产用切茶机。

2、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碾茶生产用切茶机,包括有机身、输送带、滚筒、电机、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碾茶生产用切茶机,包括有机身(1)、输送带(2)、滚筒(3)和电机(4),机身(1)为装置的主体框架,机身(1)的中间转动连接有滚筒(3),滚筒(3)上铺有输送带(2),机身(1)的外壁上安装有电机(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转杆(5)、摇杆(6)、上下杆(7)、第一导筒(8)、第一弹簧(9)、切刀(10)、前后移动机构、换向机构和入料斗(18),电机(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杆(5),转杆(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摇杆(6),机身(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筒(8),第一导筒(8)上滑动连接有上下杆(7),上下杆(7)的底端与摇杆(6)转动连接,上下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切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碾茶生产用切茶机,包括有机身(1)、输送带(2)、滚筒(3)和电机(4),机身(1)为装置的主体框架,机身(1)的中间转动连接有滚筒(3),滚筒(3)上铺有输送带(2),机身(1)的外壁上安装有电机(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转杆(5)、摇杆(6)、上下杆(7)、第一导筒(8)、第一弹簧(9)、切刀(10)、前后移动机构、换向机构和入料斗(18),电机(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杆(5),转杆(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摇杆(6),机身(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筒(8),第一导筒(8)上滑动连接有上下杆(7),上下杆(7)的底端与摇杆(6)转动连接,上下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切刀(10),切刀(10)与第一导筒(8)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9),机身(1)在靠近转杆(5)处安装有前后移动机构,机身(1)在靠近前后移动机构处安装有换向机构,换向机构上固定连接有入料斗(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碾茶生产用切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移动机构包括有前后杆(11)、第二弹簧(12)、第二导筒(13)和第一斜块(14),机身(1)内壁在靠近转杆(5)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筒(13),第二导筒(13)上滑动连接有前后杆(11),前后杆(11)靠近转杆(5)的一端与第二导筒(1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2),前后杆(11)远离转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块(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碾茶生产用切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机构包括有第二斜块(15)、左右杆(16)和第三弹簧(17),左右杆(16)通过伸缩轴与机身(1)连接,左右杆(16)与机身(1)之间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播肖蒋标肖天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守根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