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核电用组合铝合金模板系统。
技术介绍
1、现阶段核电竖向结构大部分采用木工字梁大模板或传统的散拼主次梁模板,核电项目的竖向结构施工常见问题如下:结构钢筋较密、预埋件较多,遇到穿墙拉杆与钢筋、预埋件碰撞时需要改变拉杆位置,改变了大模板最佳受力位置,需要重新对拉结点验算、加固;而且遇到贯穿件的位置,需要整体避让,使用传统的散拼主次梁模板拼装会导致工作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核电竖向结构不易于避让贯穿件的问题,提供一种核电用组合铝合金模板系统,在搭建过程中遇到贯穿件,可进行灵活地避让,无需复杂地重新设计或重新拼装,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时间成本。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核电用组合铝合金模板系统,包括外侧模板装置、内侧模板装置、拉杆组件、若干可调斜撑,所述外侧模板装置与所述内侧模板装置均为l型结构,所述外侧模板装置与所述内侧模板装置通过所述拉杆组件穿接,若干所述可调斜撑在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电用组合铝合金模板系统,包括外侧模板装置(1)、内侧模板装置(2)、拉杆组件(3)、若干可调斜撑(4),所述外侧模板装置(1)与所述内侧模板装置(2)均为L型结构,所述外侧模板装置(1)与所述内侧模板装置(2)通过所述拉杆组件(3)穿接,若干所述可调斜撑(4)在所述外侧模板装置(1)的外侧及所述内侧模板装置(2)的内侧均有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模板装置(1)与所述内侧模板装置(2)均由多个标准模板单元(5)可拆卸拼接组成;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标准模板单元(5)可替换为贯穿件避让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用组合铝合金模板系统,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用组合铝合金模板系统,包括外侧模板装置(1)、内侧模板装置(2)、拉杆组件(3)、若干可调斜撑(4),所述外侧模板装置(1)与所述内侧模板装置(2)均为l型结构,所述外侧模板装置(1)与所述内侧模板装置(2)通过所述拉杆组件(3)穿接,若干所述可调斜撑(4)在所述外侧模板装置(1)的外侧及所述内侧模板装置(2)的内侧均有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模板装置(1)与所述内侧模板装置(2)均由多个标准模板单元(5)可拆卸拼接组成;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标准模板单元(5)可替换为贯穿件避让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用组合铝合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模板装置(1)和/或所述内侧模板装置(2)还包括若干铝梁(7),所述铝梁(7)横向设置且所述铝梁(7)的上下两侧均与所述标准模板单元(5)可拆卸连接,所述拉杆组件(3)与所述铝梁(7)穿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核电用组合铝合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件避让结构(6)包括若干铝木连接件(8)、木方(9),若干所述铝木连接件(8)依次围绕形成闭合的框型结构,所述木方(9)开有用于贯穿件穿过的通孔(10),所述木方(9)内置于所述框型结构内,所述铝木连接件(8)一侧与所述标准模板单元(5)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木方(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电用组合铝合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木连接件(8)为l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用组合铝合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模板单元(5)包括两个支撑型材(11)、两个端板(12)、若干加强方管(13),两个所述支撑型材(11)对称设于两侧,两个所述端板(12)分别设于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威,黄坤渝,黄晓枫,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奇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