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砌体抗震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1205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砌体抗震加固结构,涉及建筑加固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正面贯穿有四个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壁贯穿有四个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的顶端均活动螺纹贯穿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设有第三夹板,所述第三夹板的背面开设有四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三夹板的一侧设有第四夹板,所述第四夹板的背面开设有四个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的内侧均活动穿插有插杆,通过设置的一系列结构,能够降低加固结构从建筑砌体表面分离概率,保证本加固结构的抗震加固效果,同时便于将加固结构焊接在建筑砌体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加固,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砌体抗震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1、建筑抗震加固属于建筑加固工程中的一种,均是利用碳纤维、粘钢、高压灌浆对建筑进行加强加固,该技术广泛用于建筑设计的变更,通过增加梁、柱、悬挑梁和板等加固和变更工程,来提高建筑砌体的抗震性能。

2、但现有的加固结构在与建筑砌体进行连接时,通常是采用外部焊接加结构胶的方式固定在砌体的外表面,使得加固结构与砌体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弱,当受到强震时,容易从被加固的砌体表面分离,导致结构的抗震加固效果被削弱;另外,现有加固结构通常是由多块钢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建筑砌体上的,而钢板在焊接时,需要抵紧在被焊接的钢板上,由于操作人员需要使用焊枪,又要将钢板压紧,因此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焊接操作,不便于将加固结构焊接在建筑砌体上。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砌体抗震加固结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砌体抗震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砌体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板(1):所述第一夹板(1)的正面贯穿有四个第一套筒(2),所述第一夹板(1)的一侧设有第二夹板(5),所述第二夹板(5)的一侧壁贯穿有四个第二套筒(6),所述第一套筒(2)和所述第二套筒(6)的顶端均活动螺纹贯穿连接有紧固螺栓(4),所述第二夹板(5)的一侧设有第三夹板(9),所述第三夹板(9)的背面开设有四个第三通孔(10),所述第三夹板(9)的一侧设有第四夹板(12),所述第四夹板(12)的背面开设有四个第四通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砌体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2)和所述第二套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砌体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板(1):所述第一夹板(1)的正面贯穿有四个第一套筒(2),所述第一夹板(1)的一侧设有第二夹板(5),所述第二夹板(5)的一侧壁贯穿有四个第二套筒(6),所述第一套筒(2)和所述第二套筒(6)的顶端均活动螺纹贯穿连接有紧固螺栓(4),所述第二夹板(5)的一侧设有第三夹板(9),所述第三夹板(9)的背面开设有四个第三通孔(10),所述第三夹板(9)的一侧设有第四夹板(12),所述第四夹板(12)的背面开设有四个第四通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砌体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2)和所述第二套筒(6)内侧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一通孔(3),所述紧固螺栓(4)与所述第一通孔(3)活动穿插连接,所述紧固螺栓(4)的末端活动螺纹咬合有配套的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砌体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栓(4)与所述第二通孔(14)活动穿插连接,所述插杆(13)通过紧固螺栓(4)分别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镕婵苏祎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蚂蚁加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