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仲奎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样品封装的方法和[智能]封装具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611364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样品封装的方法和[智能]封装具与系统。用于样品(本)抽样、封样、运输、交接、储存、检验的数智化方法及配套[智能]封装具与《业务应用软件系统》,涉及抽样、运输、存储、检验、信息发布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解决食品安全抽样检验领域,以及如饲料、兽药、化妆品、土壤、水质等食品以外领域的样品封装、业务过程中数据采集、智能辅助、信息共享和业务追溯问题,有效破解现有业务中运输与保存环节的监控空白,实现对样品的全过程和全生命周期有效监控。通过[智能]封装具的应用,实现样品封装装具的标准化、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通过对传统“笔+纸”工作方式的数智化改造,实现业务过程中智能化辅助数据采集以及信息共享;通过《业务应用软件系统》支持,实现业务全过程的数智化和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样品抽样、封样、运输、存储、检验、信息发布。


技术介绍

1、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业务中,样品封装具没有标准化,更没有包含温度、位置等信息的感知功能,运输与保存环节存在监控空白。这导致样品的封样繁杂,业务难规范,影响取样工作效率;特别是防拆封措施不可靠,有潜在的样品被调换风险;传统的封样方式,样品封装后没有“抓手”,不好着力,不便于后续运输(携带)、交接、存储以及检验环节的提取和移动;封样后,样品的可视化不足,信息不容易被看明白;没有温度、位置等信息的感知功能,无法获知样品全生命周期相关的温度、实时位置等维度信息,无法判断有温度要求的样品是否存在温度超限的现象,也无法跟踪样品的实时位置以及追溯运输轨迹;封装后的样品,不便于在后续运输、交接、存储和检验以及信息发布环节中数字化作业;无法对样品实现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监控。封装物料难于重复利用,不环保,不低碳、不经济。

2、传统“笔+纸”的工作方式,靠纸质记录,手工输入系统,没有实现业务过程的数智化。这导致业务操作和数据采集繁杂,容易出错,往往数据记录不完整(如该记录的没有记录,没有应用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样品封装的方法,涉及样品(本)抽样、封样、运输、交接、储存、检验、信息发布业务的数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智化方法包括:通过将被抽样样品视同一个“对象”,用合适的包装物(如塑料袋)将所述“对象”完整封闭地包裹起来,用本专利技术的配套[智能]封装将具所述包装物的开口部分夹住,依托本专利技术配套的《业务应用软件系统》打印配套的封条,所述封条经签字、盖章后分别黏贴在所述[智能]封装具的特定区域以及所述包装物(如塑料袋)的开口部分,实现所述被抽样样品的封样。

2.依托本专利技术配套的所述《业务应用软件系统》,第1步,生成全域唯一的任务编号——抽样单号:UUID(Univ...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样品封装的方法,涉及样品(本)抽样、封样、运输、交接、储存、检验、信息发布业务的数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智化方法包括:通过将被抽样样品视同一个“对象”,用合适的包装物(如塑料袋)将所述“对象”完整封闭地包裹起来,用本发明的配套[智能]封装将具所述包装物的开口部分夹住,依托本发明配套的《业务应用软件系统》打印配套的封条,所述封条经签字、盖章后分别黏贴在所述[智能]封装具的特定区域以及所述包装物(如塑料袋)的开口部分,实现所述被抽样样品的封样。

2.依托本发明配套的所述《业务应用软件系统》,第1步,生成全域唯一的任务编号——抽样单号:uuid(universe unique identification),每一个被抽样样品对应唯一一个uuid,同一次被抽样同一样品的检验样品和复检备份样品所述的抽样单号uuid可以分别由相同的部分,加上所述检验样品或复检备份样品不同的标志位构成,各自的所述抽样单号uuid数据保存在所述《业务应用软件系统》中,便于后续利用所述抽样单号uuid进行业务操作和查询追溯。第2步,将本发明配套的所述[智能]封装具的唯一编号pid(packageidentification)和所述全域唯一任务抽样单编号uuid关联,实现uuid绑定[智能]封装具的唯一编号pid,关联数据保存在《业务应用软件系统》中,当所述智能封装具选择含有电子储存介质时,所述关联数据同时保存到智能装具的存储介中,当所述封装具选择不提供电子储存介质时,就不将所述关联数据保存在封装具中(下同),通过所述抽样单号uuid可查询到所述[智能]封装具的唯一编号pid。第3~n步,通过所述[智能]封装具的唯一编号pid关联所述封样样品的运输运单号tid(transportation order identification)、所述封样样品交接时的接收单号rid(receive order identification)和所述封样样品存储的库位编号wid(warehouse location identification)以及检验唯一编号iid(inspectionidentification),利用可读取所述[智能]封装具唯一编号pid的手持终端,在所述《业务应用软件系统》支持下,通过所述[智能]封装具的唯一编号pid,实现业务全过程的数智化衔接和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

3.一种配套[智能]封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封装具包括承重构件、扣紧与封装构件、可视化构件、可选择的智能传感构件及其它。所述[智能]封装具承重构件包括提手前面板(前半部分)、中间的承重杆和提手后面板(后半部分),前后面板都有支撑中间承重杆的底托,用于固定包装物(如塑料袋),防止滑落的阴阳挂柱对、防滑挡板组、以及螺栓组合。其特征在于1)将包装物(如塑料袋)开口部分折叠后缠挂到中间承重杆上;2)为防止包装物(如塑料袋)跌落,利用前面板上的防滑阳挂柱,选择穿透包装物(如塑料袋)开口部分折叠缠挂到中间承重杆后的部分,同后面板上的防滑阴挂柱,共同形成阴阳挂柱对,挤压住包装物(如塑料袋)的开口折叠部分;3)进一步,综合利用承重杆上的防滑凸起,以及前后面板上交替的防滑挡板组,固定住包装物(如塑料袋)的开口折叠部分;4)由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仲奎
申请(专利权)人:李仲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