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酸镁锂生产的晶化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11164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硅酸镁锂生产的晶化釜,涉及硅酸镁锂生产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底座和运输装置,所述底座靠近后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后端活动连接在限位板的内侧表面。通过设置加热装置对晶化釜装置进行加热并通过设置运输装置将晶化釜装置运输到加热装置中,在需要冷却时将晶化釜装置移出,替换一个另一个晶化釜装置继续反应,不用等待晶化釜装置中冷却完成再进行新的反应,节约了时间,晶化釜装置的结构设计简单,可生产多个进行替换,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设置的搅拌装置对晶化釜装置进行不断的正向和反向旋转90°从而利用惯性并通过搅拌杆对罐体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提高了搅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硅酸镁锂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硅酸镁锂生产的晶化釜


技术介绍

1、硅酸镁锂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由镁、锂、硅和氧元素组成,通常呈现为白色或灰色的结晶或粉末。它在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在材料科学和化工工业中,随着科技的发展,硅酸镁锂的研究仍在进行中,特别是在提高其导电性、优化其晶体结构等方面,未来可能在能源存储、催化反应以及新型材料开发中发挥更大作用,硅酸镁锂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晶化釜对其进行合成与晶化反应。

2、现有的硅酸镁锂的结晶方法是将原料放置在晶化釜中密封后进行加热和搅拌反应形成硅酸镁锂晶体,如“公开号为cn216224353u的实用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硅酸镁锂生产的晶化釜”,但是在生成在硅酸镁锂晶体在反应之后需要将晶化釜逐渐冷却至室温,在冷却过程中晶体进一步凝聚,这一过程需要在晶化釜中冷却,需要的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硅酸镁锂生产的晶化釜,解决了硅酸镁锂晶体在晶化釜中冷却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酸镁锂生产的晶化釜,包括底座(1)和运输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靠近后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加热装置(2),所述加热装置(2)的后端活动连接在限位板(3)的内侧表面,所述加热装置(2)的前侧表面设置有卡扣装置(7),所述加热装置(2)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晶化釜装置(4),所述底座(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搅拌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酸镁锂生产的晶化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5)包括第一支撑块(501)、抬升组件(502)、限位组件(503)、支撑弧板(504)、推动把手(505)和第二支撑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酸镁锂生产的晶化釜,包括底座(1)和运输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靠近后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加热装置(2),所述加热装置(2)的后端活动连接在限位板(3)的内侧表面,所述加热装置(2)的前侧表面设置有卡扣装置(7),所述加热装置(2)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晶化釜装置(4),所述底座(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搅拌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酸镁锂生产的晶化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5)包括第一支撑块(501)、抬升组件(502)、限位组件(503)、支撑弧板(504)、推动把手(505)和第二支撑块(506),所述第一支撑块(501)和第二支撑块(506)右侧表面相接的位置活动连接,限位组件(503)安装在第一支撑块(501)和抬升组件(502)相合处位于左端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支撑块(501)和第二支撑块(506)的左端通过限位组件(50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弧板(504)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块(501)和第二支撑块(506)的内部弧形上表面,所述推动把手(505)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块(501)和第二支撑块(506)靠近外侧的右端表面,所述抬升组件(502)设置在第一支撑块(501)的内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酸镁锂生产的晶化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组件(502)包括电机(50201)、丝杆(50202)、移动支撑柱(50203)和万向轮(50204),所述电机(50201)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块(501)的内侧表面,所述丝杆(5020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电机(50201)的输出端,所述移动支撑柱(50203)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块(501)的内侧表面,所述丝杆(50202)螺纹连接在移动支撑柱(50203)的内侧表面,所述万向轮(50204)固定连接在移动支撑柱(50203)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酸镁锂生产的晶化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503)包括固定块(50301)、卡块(50302)和限位支杆(50303),所述卡块(50302)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块(501)的上表面,所述固定块(50301)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块(506)的上表面,所述限位支杆(50303)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旭黄卓敏谢胜利卢伟英罗美陈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洁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