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型跆拳道电子护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10447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09
本申请涉及跆拳道护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抗干扰型跆拳道电子护具,包括头部护具、躯干护具、拳套、脚套,所述头部护具的侧面设置有护耳,躯干护具下方设置有裆部护具,护耳一侧和躯干护具正面与侧面均嵌入有得分辅助传感器,头部护具后侧、躯干护具后侧和裆部护具正面均嵌入有犯规受击传感器。该一种抗干扰型跆拳道电子护具,通过拳套或脚套击打在对方护具上某个位置后,击打传感器发出击打信号,配合得分辅助传感器或犯规受击传感器对比赛的得分或判罚进行计分,达到了可以根据击打位置和犯规位置自动对得分和判罚进行计分,避免比赛时会因为观众或裁判等外界因素导致比赛的分数出现歧义,提高了跆拳道比赛的公正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跆拳道护具,具体为一种抗干扰型跆拳道电子护具


技术介绍

1、为了更好地排除人为因素以及裁判的主观性干扰,使跆拳道比赛更加公平公正,跆拳道电子护具应运而生,电子护具是在传统护具内加入电子芯片,通过内置传感器和技术,能够检测和记录各种冲击力、位移、速度和角度等数据,从而评估受伤风险并给予及时提示。这种护具的出现,使得跆拳道比赛和训练的公正性、安全性和效率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2、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09361822u)公布了一种跆拳道拳套电子护具,包括拳套,拳套上设有数据整合装置和动态应变传感器,动态应变传感器与数据整合装置电连接,数据整合装置与外界设备通信连接,拳套上的数据整合装置设有用于识别空间运动轨迹的姿态检测传感器;动态应变传感器为压电薄膜传感器,姿态检测传感器为九轴传感器。与传统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拳套内的姿态检测传感器在拳击击中前若干时间内的手部空间运动轨迹来判别是否为直拳,并实时传输至外界设备进行计分,更好地减小了人为因素以及裁判的主观性干扰。此外,压电薄膜传感器相较于传统的电子感应芯片更加轻盈,能够完整覆盖有效得分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干扰型跆拳道电子护具,包括头部护具(1)、躯干护具(2)、拳套(3)、脚套(4),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护具(1)的侧面设置有护耳(101),所述躯干护具(2)下方设置有裆部护具(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型跆拳道电子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耳(101)一侧嵌入的得分辅助传感器(5)上覆盖有第一护垫(103),所述第一护垫(103)一侧通过第一魔术贴(102)与护耳(101)一侧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型跆拳道电子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护具(1)后侧嵌入的犯规受击传感器(6)上覆盖有第二护垫(105),所述第二护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干扰型跆拳道电子护具,包括头部护具(1)、躯干护具(2)、拳套(3)、脚套(4),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护具(1)的侧面设置有护耳(101),所述躯干护具(2)下方设置有裆部护具(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型跆拳道电子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耳(101)一侧嵌入的得分辅助传感器(5)上覆盖有第一护垫(103),所述第一护垫(103)一侧通过第一魔术贴(102)与护耳(101)一侧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型跆拳道电子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护具(1)后侧嵌入的犯规受击传感器(6)上覆盖有第二护垫(105),所述第二护垫(105)一侧通过第二魔术贴(104)与头部护具(1)后侧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型跆拳道电子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裆部护具(201)正面嵌入的犯规受击传感器(6)上覆盖有第三护垫(203),所述第三护垫(203)一侧通过第三魔术贴(202)与裆部护具(201)正面粘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和畅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