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碳纤维原丝制备,具体涉及一种通过集成式上油干燥装置实现低静电聚丙烯腈(pan)碳纤维原丝的制备方法,解决传统工艺中干燥过程静电积累、油剂分布不均及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介绍
1、在当前碳纤维原丝相关
,已有的专利虽各有成果,但仍存在显著不足。
2、在碳纤维原丝生产中,聚丙烯腈(pan)基原丝的干燥致密化和上油工艺是关键环节。目前行业内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①干燥致密化技术
4、传统工艺采用多辊式干燥机,如专利cn118996652a公开了梯度温度干燥方法,但未解决干燥过程中纤维与辊面摩擦产生的静电问题,部分企业尝试使用热风干燥替代接触式干燥,但存在能耗高、干燥不均匀的缺陷(参考《碳纤维原丝干燥工艺优化研究》,2023)。
5、②上油工艺技术
6、现有上油装置多为独立单元,如专利cn119640440a采用多段式上油槽,但未考虑上油过程中的静电积累对油剂分布的影响,常规上油剂以润滑为主,抗静电性能不足,导致纤维在后续加工中易吸附灰尘,影响碳纤维品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静电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纺丝单元、凝固单元、水洗单元、干燥上油集成单元和后处理单元;所述干燥上油集成单元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加热辊干燥系统(Ⅰ)的四级加热辊(1~12)直径为300~500mm,长度1200~1800mm,材质为45钢表面镀硬铬,镀层厚度0.05~0.1mm,表面粗糙度Ra≤0.4μm,各加热辊配备独立温控系统,温度波动范围±1℃。导向辊(13)材质与四级加热辊的相同,但无加热功能,仅具备导向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静电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纺丝单元、凝固单元、水洗单元、干燥上油集成单元和后处理单元;所述干燥上油集成单元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加热辊干燥系统(ⅰ)的四级加热辊(1~12)直径为300~500mm,长度1200~1800mm,材质为45钢表面镀硬铬,镀层厚度0.05~0.1mm,表面粗糙度ra≤0.4μm,各加热辊配备独立温控系统,温度波动范围±1℃。导向辊(13)材质与四级加热辊的相同,但无加热功能,仅具备导向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处理步骤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上油剂中各组分的复配工艺为: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装置的低静电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上油剂的使用温度为45~50℃,通过板式换热器循环控温,温度波动±0.5℃,确保油剂粘度稳定在18±2cst(40℃),以实现均匀涂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静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礼栋,石君伟,周磊,唐雨霞,葛玉周,周渤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精工碳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