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小体积的扫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594420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扫描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小体积的扫描系统,包括LD发光单元、准直整形透镜、马达转镜和F‑theta镜,准直整形透镜的高度大于F‑theta镜的高度,准直整形透镜的镜面朝向马达转镜的侧面倾斜设置,LD发光单元发出的光束能够穿过准直整形透镜并通过马达转镜反射进入F‑theta镜,LD发光单元与马达转镜之间的光束形成入射光束,马达转镜与F‑theta镜之间的光束形成扫描光束,入射光束与扫描光束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且呈锐角分布,将LD发光单元和准直整形透镜设置于马达转镜和F‑theta镜的斜上方后,减小了扫描系统整体占用的平面面积和立体体积,并且LD发光单元到马达转镜中心的距离无需适应性缩短,当二者距离越远,准直整形透镜的设计难度越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扫描,尤其涉及一种小体积的扫描系统


技术介绍

1、传统的光学扫描系统主要使用ld激光扫描单元、准直透镜、整形透镜、马达、f-theta镜、计数器透镜六部分组成,且这些部分均分布在同一平面内,除了使光束在扫描面上会聚的功能之外,还要求以一定速度对扫描面上的扫描光斑进行扫描。但是,其难以将实现会聚功能和等速扫描功能的扫描光学系统小型化,现有技术中的扫描仪结构整体比较笨重,难以较好实现扫描仪的小型化和轻便化。传统准直透镜使用一由塑料作成的非球面透镜,以作成一尺寸小费用省的光束扫描装置。然而,在光束扫描装置中的传统准直透镜的折射度随温度改变而改变,引起了图像点的改变,且画像均匀性较差。

2、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119678088a的公开了一种扫描光学系统,包括偏转器;以及成像光学系统,其具有更靠近该偏转器的第一扫描透镜和更远离该偏转器的第二扫描透镜。然而,该专利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使用了多个扫描透镜导致体积难以进一步减小,且多个扫描透镜更容易受温度影响导致画像均匀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b>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体积的扫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LD发光单元(1)、准直整形透镜(2)、马达转镜(3)和F-theta镜(4),所述马达转镜(3)和F-theta镜(4)中心的高度位置相同,所述准直整形透镜(2)的高度大于F-theta镜(4)的高度,所述准直整形透镜(2)的镜面朝向所述马达转镜(3)的侧面倾斜设置,所述LD发光单元(1)发出的光束能够穿过所述准直整形透镜(2)并通过马达转镜(3)反射进入所述F-theta镜(4),所述LD发光单元(1)与马达转镜(3)之间的光束形成入射光束(5),所述马达转镜(3)与F-theta镜(4)之间的光束形成扫描光束(6),以LD发光单元(1)、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体积的扫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ld发光单元(1)、准直整形透镜(2)、马达转镜(3)和f-theta镜(4),所述马达转镜(3)和f-theta镜(4)中心的高度位置相同,所述准直整形透镜(2)的高度大于f-theta镜(4)的高度,所述准直整形透镜(2)的镜面朝向所述马达转镜(3)的侧面倾斜设置,所述ld发光单元(1)发出的光束能够穿过所述准直整形透镜(2)并通过马达转镜(3)反射进入所述f-theta镜(4),所述ld发光单元(1)与马达转镜(3)之间的光束形成入射光束(5),所述马达转镜(3)与f-theta镜(4)之间的光束形成扫描光束(6),以ld发光单元(1)、准直整形透镜(2)和f-theta镜(4)三者的中心所在平面为竖直基准面,以马达转镜(3)和f-theta镜(4)二者的中心所在平面为水平基准面,所述水平基准面与竖直基准面相互垂直,所述入射光束(5)与扫描光束(6)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且呈锐角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体积的扫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整形透镜(2)靠近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德刚杨硕郭跃武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