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结构的超厚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93568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超厚复合涂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结构的超厚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有有基体、粘结层、过渡层、交替叠层和表层;基体外表面设有由Cr层组成的粘结层,粘结层外表面设有由CrN/CrCN双层组成的过渡层,过渡层外表面设有由AlCrTiNiCN/CrNiCN交替沉积的交替叠层,交替叠层外表面设有由Ni‑CrC‑DLC组成的表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粘结层、过渡层及交替叠层的沉积,有效降低了涂层的内应力,使涂层厚度可以达到20微米以上,且超厚的多层结构能够有效避免涂层内部的贯穿孔隙,有效阻挡氯离子穿透涂层进入基体,很好的起到耐腐蚀的作用,从而大大增加涂层的服役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厚复合涂层,尤其涉及一种多层结构的超厚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国家战略从浅海向深海的推进,直升机等装备在海洋环境下的磨损及腐蚀问题日趋突出,提高金属零部件等关键部件耐磨蚀性能的需求越来越迫切,30crmnsi等金属零部件拥有较高的强度与韧性,被广泛应用于直升机等海洋装备中,但是金属零部件存在耐磨损和耐腐蚀性能较差的问题,导致在具有高湿热、高盐雾、大风以及强紫外线的海洋大气环境中会产生严重的磨损和腐蚀。

2、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制备的碳基涂层因其具有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和化学惰性受到大量的关注,有人制备了掺杂硅的碳基涂层,由于其致密的涂层结构防止氯离子攻击,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掺杂剂通过在表面形成惰性氧化物化合物,改变了碳基涂层的钝化行为,从而提高了耐腐蚀性,但涂层沉积过程中因为内应力的存在使得这些涂层厚度较薄,一般在2~5m左右,致使其优异的减摩耐磨特性难以满足长时间服役的需求,且承载能力也受到较大的制约,同时,传统的非晶碳基薄膜界面结构单一,其单层或双层结构的结合力也比较低,在高剪切应力作用下难以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结构的超厚复合涂层,包括有基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粘结层(2)、过渡层(2)、交替叠层(4)和表层(5);基体(1)外表面设有由Cr层组成的粘结层(2),粘结层(2)外表面设有由CrN/CrCN双层组成的过渡层(3),过渡层(3)外表面设有由AlCrTiNiCN/CrNiCN交替沉积的交替叠层(4),交替叠层(4)外表面设有由Ni-CrC-DLC组成的表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结构的超厚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粘结层(2)的厚度为0.2~2μm;过渡层(3)的厚度为0.5~5μm;交替叠层(4)的厚度为2~30μm;交替叠层(4)包含两个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结构的超厚复合涂层,包括有基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粘结层(2)、过渡层(2)、交替叠层(4)和表层(5);基体(1)外表面设有由cr层组成的粘结层(2),粘结层(2)外表面设有由crn/crcn双层组成的过渡层(3),过渡层(3)外表面设有由alcrtinicn/crnicn交替沉积的交替叠层(4),交替叠层(4)外表面设有由ni-crc-dlc组成的表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结构的超厚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粘结层(2)的厚度为0.2~2μm;过渡层(3)的厚度为0.5~5μm;交替叠层(4)的厚度为2~30μm;交替叠层(4)包含两个以上交替叠层周期层,其中每一交替叠层周期层包含一层alcrtinicn和一层crnicn;表层(5)的厚度为0.5~5μm;多层结构超厚复合涂层的总厚度为4~4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结构的超厚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超厚复合涂层可应用于苛刻环境下金属运动部件表面防护领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彦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