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级燃烧与智能调控的烟气补偿式煤粉宽负荷稳燃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593002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分级燃烧与智能调控的烟气补偿式煤粉宽负荷稳燃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燃煤发电技术领域。该系统由燃烧器、智能控制和烟气回流三大模块构成:燃烧器采用双环燃料通道设计,内环喷射高浓度煤粉并配备可调旋流器,外环通入煤粉‑烟气混合气流;智能控制模块通过LSTM神经网络预测负荷,结合PID调节实现风煤精准匹配;烟气回流模块采用氧浓度可调技术维持燃烧强度。在30%‑40%低负荷工况下,系统通过优化内环煤粉占比至75%‑85%、提高一次风温至145‑170℃,将二次风量占比压缩至20%‑30%及强化旋流场至45°等手段,配合23%‑25%氧浓度的烟气回流,实现火焰中心温度稳定在920±20℃的稳燃效果,兼具高效燃烧和低排放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煤发电,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级燃烧与智能调控的烟气补偿式煤粉宽负荷(30%~100%额定负荷)稳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现代电网对发电机组调峰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的技术要求。发电机组不仅需要确保基础发电功能的可靠性,更需具备快速响应电网负荷波动的动态调节能力,这对机组的宽负荷运行范围提出了严峻挑战。

2、传统调频控制策略在应对宽负荷调节时存在显著技术缺陷。当机组处于低负荷工况时表现更为突出:燃烧稳定性下降导致频繁熄火(需要烧油/等离子辅助点火)、煤质变化会导致燃烧效率波动、动态响应迟缓难以满足电网快速调频需求,这些问题不仅造成机组热效率下降和污染物排放攀升,更严重制约了火电机组的深度调峰能力,最终影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与灵活性。

3、对于低负荷工况下燃烧稳定性差的问题,虽然微油点火和等离子点火等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低负荷工况下的燃烧状况,但其高昂的运行成本和有限的负荷适应范围,使其难以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的经济环保要求。更关键的是,基于固定风煤比设计的传统燃烧系统在负荷快速变化时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分级燃烧与智能调控的烟气补偿式煤粉宽负荷稳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级燃烧与智能调控的烟气补偿式煤粉宽负荷稳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燃料通道配置为喷射煤粉浓度≥30 kg/kg空气的高浓度煤粉气流,其末端集成叶片角度可调的一次风旋流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级燃烧与智能调控的烟气补偿式煤粉宽负荷稳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预测子模块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级燃烧与智能调控的烟气补偿式煤粉宽负荷稳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风煤匹配子模块还设有次级补偿机制:当主调节响应后炉膛温度仍存在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分级燃烧与智能调控的烟气补偿式煤粉宽负荷稳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级燃烧与智能调控的烟气补偿式煤粉宽负荷稳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燃料通道配置为喷射煤粉浓度≥30 kg/kg空气的高浓度煤粉气流,其末端集成叶片角度可调的一次风旋流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级燃烧与智能调控的烟气补偿式煤粉宽负荷稳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预测子模块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级燃烧与智能调控的烟气补偿式煤粉宽负荷稳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风煤匹配子模块还设有次级补偿机制:当主调节响应后炉膛温度仍存在大于±40℃持续波动时,自动联动煤粉细度动态调节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伟杰赵宇琪张越杨杰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