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光纤周界入侵报警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592176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光纤周界入侵报警方法及系统,涉及光纤安防技术领域,该系统通过传感器组与动态范围ADC实时获取扰动数据,进行预处理形成扰动特征数据组与响应协同数据组;通过计算扰动结构识别指数rds与第一扰动诊断阈值A和第二扰动诊断阈值B进行扰动结构判断;在扰动结构评估为存在扰动时,计算广播协同扰动指数gxt,并与扰动结构识别指数rds融合计算扰动可信判定综合指数rxz,再与扰动激活阈值Z进行扰动激活评估;依据评估结果生成不同等级的风险指令与驱离措施,实现对真实入侵行为的有效识别与响应。系统具有快速感知、多维分析与分级响应能力,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智能周界安全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安防,具体为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光纤周界入侵报警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分布式感知系统提供了更加灵活的部署方式,特别是在复杂地形或远距离区域,传统的有线网络难以满足快速部署和低成本维护的需求。在周界安防领域,光纤传感技术以其抗电磁干扰、灵敏度高、响应范围广等特点,在重大设施、军工边界和关键基础设施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检测精度的不断提升,基于光纤的入侵报警系统逐步具备实时响应能力。结合无线通讯手段,不仅能消除节点间的物理线缆连接限制,还可以大幅提升数据回传效率与多点同步能力。在系统响应层面,引入高动态范围adc及多种扰动传感器后,使得对微弱扰动和强能量冲击型事件的感知能力同步提升,为后续基于扰动行为的精细化识别与评估提供了数据基础。

2、在当前光纤周界系统中,扰动识别主要依赖单一物理特征或经验阈值规则,往往忽略扰动信号的多维结构特征和系统性空间响应信息。由于扰动源可能来自多种背景因素,如自然环境变化或人为事件,单一参数判据难以准确分辨真实入侵行为。部分系统虽引入频域分析或能量判定,但在扰动持续性、协同性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光纤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扰动信号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扰动评估模块、综合扰动判定模块和报警联动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光纤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信号采集模块包括节点部署单元和数据采集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光纤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数据传输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光纤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评估模块包括扰动结构分析单元和扰动结构评估单元;

<p>5.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光纤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扰动信号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扰动评估模块、综合扰动判定模块和报警联动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光纤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信号采集模块包括节点部署单元和数据采集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光纤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数据传输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光纤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评估模块包括扰动结构分析单元和扰动结构评估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光纤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结构评估单元用于依据过去半年内所有光纤周界的扰动结构识别指数rds,并进行从小到大进行排序,通过百分位统计法将20%处的历史扰动结构识别指数rds设为第一扰动诊断阈值a,将80%处的历史扰动结构识别指数rds设为第二扰动诊断阈值b,再与实时获取的扰动结构识别指数rds进行对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韩马忠伟张继芳陈帅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彩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