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动态膜硫自养反硝化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91743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式动态膜硫自养反硝化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外壳,由中间筒状结构及两端半球形结构组成,筒状结构的上部设有净水出口,下部设置有反洗口,半球形结构顶端分别设有污水进水口和浓液出水口;多个平行排列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由两层蜂窝状PVC格栅和一层聚丙烯网,所述聚丙烯网夹设于两层蜂窝状PVC格栅之间;两个分流板,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撑体的两端,分流板上设有与支撑体对应的分流孔;以大孔径的聚丙烯网作为过滤支撑体,使用硫粉作为预涂剂,以解决传统硫自养工艺硫粉回收困难流失严重的问题;同时,将一定粒径的硫磺粉末作为预涂剂的动态膜反应器,可以高效去除硝态氮,提高出水水质,同时具备抗污染和易清洗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管式动态膜硫自养反硝化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硫自养反硝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非碳源依赖反硝化技术,其电子供体为廉价易得的硫化物和硫单质,而硫自养反硝化反应是一种界面生物反应,其反应速度与填料比表面积呈正相关。市面上的硫自养填料多以滤池滤料的形式出现,比表面积相对较小,反应速率相对较低,且还有填料碎裂、板结的缺点。而以硫磺粉末形式直接投加到水池的工艺,又有硫粉流失,硫粉利用率低的缺点。

2、传统的膜生物反应器多用微滤或超滤等小孔径的膜,虽然出水水质更好,但膜容易堵塞,难以清洗。动态膜又称为次生膜,采用尼龙网等大孔径过滤材质作为支撑体,通过预涂剂在支撑体上架桥从而被截留并逐渐增厚,形成滤饼层,也成为滤膜。随滤膜厚度增加,膜通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就后可以进行反洗,使膜层脱落,膜通量恢复。现有的动态膜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动态膜支撑体强度不足,过滤时易变形,导致成膜不均;2、预涂剂仅用于截留颗粒物,未与生物反应结合;3、膜孔极易被菌丝体堵塞导致过滤效果差。


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式动态膜硫自养反硝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动态膜硫自养反硝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网的孔径为100-150μm,所述硫粉的粒径大于聚丙烯网的孔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式动态膜硫自养反硝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硫粉的粒径为150-20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动态膜硫自养反硝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洗口设置在靠近污水进水口的位置,所述净水出口设置在靠近浓液出水口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动态膜硫自养反硝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进水口与污水池相连,所述净水出口与净水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动态膜硫自养反硝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动态膜硫自养反硝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网的孔径为100-150μm,所述硫粉的粒径大于聚丙烯网的孔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式动态膜硫自养反硝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硫粉的粒径为150-20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动态膜硫自养反硝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洗口设置在靠近污水进水口的位置,所述净水出口设置在靠近浓液出水口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动态膜硫自养反硝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进水口与污水池相连,所述净水出口与净水池相连,管式动态膜硫自养反硝化装置采用复数根膜管串联的方式运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真真刘伟辛双张超群朱杰高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太平洋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