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发泡型水性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89912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次发泡型水性合成革的制备工艺,涉及高分子发泡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制备工艺包括:1)环氧改性热膨胀微球;2)侧链氨基改性聚氨酯;3)发泡浆料制备;4)合成革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使热膨胀微球进行环氧化,水性聚氨酯接枝被叔丁氧羰基保护的侧链氨基,并用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提高交联度,再将其与环氧改性热膨胀微球混合;机械手段第一次发泡后,在4)时,叔丁氧羰基受热解离,生成CO2气体,释放活性氨基,与热膨胀微球的环氧交联,同时热膨胀微球膨胀,实现化学发泡,也即第二次发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机械与化学二次发泡工艺协同,解决了传统水性革手感硬、泡孔易塌、性能单一的痛点,综合性能较现有技术有显著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尤其涉及一种二次发泡型水性合成革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1、合成革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鞋材、箱包、家具和汽车内饰等领域的重要材料,其性能与环保性日益受到关注。传统合成革多采用溶剂型聚氨酯体系,使用如二甲基甲酰胺(dmf)、甲基乙基酮(mek)等有机溶剂,不仅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高、环境污染大、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还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随着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和消费者对绿色产品需求的提升,开发高性能水性合成革已成为行业重要发展方向。

2、水性聚氨酯以水为分散介质,具有低vocs、无毒、不易燃等优点,但其力学性能、耐水性和结构稳定性通常逊于溶剂型体系,尤其在发泡型合成革中表现更为明显。发泡工艺是实现合成革轻量化、高弹性和手感柔软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物理发泡(如机械发泡)和化学发泡(如热膨胀微球)是常用的发泡方式。其中,热膨胀微球因发泡过程易控、泡孔结构均匀而受到青睐。

3、然而,现有技术中采用热膨胀微球的发泡工艺仍存在显著缺陷:

4、界面结合弱,力学性能不足;热膨胀微球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发泡型水性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发泡型水性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热膨胀微球的发泡起始温度在110℃,粒径在20-40μm,内容物为烷烃类发泡剂;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催化剂为氨基磺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发泡型水性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端氨基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固含量在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次发泡型水性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Nα-Boc-赖氨酸的制备过程中,NaOH、赖氨酸盐酸盐与Boc2O的摩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发泡型水性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发泡型水性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热膨胀微球的发泡起始温度在110℃,粒径在20-40μm,内容物为烷烃类发泡剂;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催化剂为氨基磺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发泡型水性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端氨基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固含量在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次发泡型水性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nα-boc-赖氨酸的制备过程中,naoh、赖氨酸盐酸盐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聪吴壹娇
申请(专利权)人:科一福建超纤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