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竖向预锚刚柔性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及其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88021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带竖向预锚刚柔性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及其设计方法,至少解决现有基坑支护工程费用高、施工难度大、支护变形及安全难于控制的问题之一。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前排柔性桩、后排刚性桩、冠梁以及被动区加固体;前排柔性桩和后排刚性桩之间通过冠梁相互连接;后排刚性桩的内部设有竖向锚固件;被动区加固体设置于前排柔性桩远离后排刚性桩的一侧,被动区加固体包括多个单轴水泥土搅拌桩,多个单轴水泥土搅拌桩的桩长沿远离前排柔性桩的方向变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保证支护结构被动区约束条件及其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工程造价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具体提供一种带竖向预锚刚柔性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建设用地的日趋紧张,在沿海地区深厚软土场地掀起了建设的热潮。深厚软土地区软弱土层通常存在含水量高、孔隙比大、高饱和度、高压缩性、渗透性差、固结较慢、抗剪强度低、有机质含量高等特征,对工程建设特别是基坑支护工程带来巨大挑战。

2、深厚软土地区的深大基坑工程造价占比高,施工周期长,施工安全风险较大,往往是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深大基坑支护通常采用整体式水平支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基坑支护整体刚度及工程造价经济性,但整体式水平支撑对地下室土方开挖及土建施工影响较大,往往难于满足工程建设日益提高的需求。

3、深厚软土地区的深大基坑若采用悬臂式桩锚结构体系可以解决部分问题,却也面临较多工程实施问题,例如基坑支护工程费用高,同时悬臂式基坑体系支护结构变形大的特性也带来较大的工程困难,例如过大的变形影响周边建构筑物及设备管线的运营安全,过大的基坑支护变形影响支护结构安全风险控制等。

4、此外,深厚软土场地传统的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竖向预锚刚柔性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前排柔性桩(1)、后排刚性桩(2)、冠梁(3)以及被动区加固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竖向预锚刚柔性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区加固体(5)的结构为格构式;并且/或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竖向预锚刚柔性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柔性桩(1)为SMW工法桩,所述SMW工法桩采用三轴搅拌桩(11)且内插有H型钢(12),所述H型钢(12)的插入方式为插一跳二;并且/或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竖向预锚刚柔性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竖向预锚刚柔性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前排柔性桩(1)、后排刚性桩(2)、冠梁(3)以及被动区加固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竖向预锚刚柔性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区加固体(5)的结构为格构式;并且/或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竖向预锚刚柔性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柔性桩(1)为smw工法桩,所述smw工法桩采用三轴搅拌桩(11)且内插有h型钢(12),所述h型钢(12)的插入方式为插一跳二;并且/或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竖向预锚刚柔性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支护结构还包括设备管线沉降调节结构板(7),所述设备管线沉降调节结构板(7)设置于基坑的肥槽的上方,所述设备管线沉降调节结构板(7)与所述冠梁(3)连接。

5.一种带竖向预锚刚柔性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方法用于设计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竖向预锚刚柔性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所述设计方法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赤宇戴朋森蔡凤维谭坚叶浩许爱斌张芝懂林松伟林家豪陈进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