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感器定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87306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感器加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感器定位工装。包括上端设置胶垫的底托,底托中部固连有中轴,中轴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与电感器元件挂耳相对应的定点机构,在对电感器元件进行定位时,定点机构中的锁轴自下而上穿过电感器元件上挂耳的穿孔,而位于锁轴上方的扣脚会自上而下抵紧在挂耳上端,锁轴和扣脚共同配合完成对电感器元件的定位。定位时,工装与电感器元件接触面积小,便于后续加工,胶垫等设计可保护电感器元件。底托下端的转盘可带动底托转动,方便电感器与加工设备配合。该工装解决了现有定位工装定位不精准、通用性差、易损伤电感器元件等问题,具有定位精度高、通用性强、保护效果好、加工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感器加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感器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1、在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制造领域中,电感器作为重要的电子元件,其加工精度对电子产品的性能起着关键作用。而在电感器的加工过程中,精准的定位工装是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基础。然而,现有的电感器定位工装存在诸多缺陷。

2、部分传统定位工装采用整体式的定位结构,将电感器完全包裹固定。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实现定位,但由于工装与电感器的接触面积过大,在后续的焊接、喷涂等加工工序中,会对电感器表面造成遮挡,导致加工设备难以对电感器的各个部位进行完整加工,容易出现加工盲区,进而影响电感器的整体性能和外观质量 。并且,大面积的接触在拆卸电感器时,还容易对电感器表面产生刮擦、磨损等损伤,降低产品合格率。

3、除此之外,部分定位工装采用一次性定位的方式,即电感器放置到工装后,定位部件立即与电感器完成装配定位。此时由于没有缓冲过程,定位部件与电感器的碰撞可能会使电感器内部结构受到冲击,影响其电气性能 。而且,此类工装通常结构固定,难以适应不同规格、不同挂耳分布角度和不同直径的电感器,通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感器定位工装,包括电感器元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器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底托(4)的下端同轴线固连有环轨(12),滑座(16)与环轨(12)滑动连接,滑座(16)的下端旋接有两个与环轨(12)相抵的主螺栓(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器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底托(4)的下端同轴线固连有刻度环(11),滑座(16)靠近刻度环(11)的一端固连指针(15),指针(15)指向刻度环(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器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滑座(16)的两侧分别固连有扣壳(19),扣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器定位工装,包括电感器元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器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底托(4)的下端同轴线固连有环轨(12),滑座(16)与环轨(12)滑动连接,滑座(16)的下端旋接有两个与环轨(12)相抵的主螺栓(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器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底托(4)的下端同轴线固连有刻度环(11),滑座(16)靠近刻度环(11)的一端固连指针(15),指针(15)指向刻度环(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器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滑座(16)的两侧分别固连有扣壳(19),扣壳(19)上成型有条形孔(20),滑架(18)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扣壳(19)滑动连接,滑架(18)的两侧分别旋接有两个与条形孔(20)边缘相抵的副螺栓(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器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滑架(18)远离锁轴(27)的一侧固连有电机(22),滑架(18)靠近锁轴(27)的一侧固连有伞齿架(28),伞齿架(28)的一侧转动设置有与电机(22)输出端同轴线固连的主伞齿(23),另一侧转动设置有与主伞齿(23)相啮合的副伞齿(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感器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螺杆(26)的下端与拉板(29)固连,拉板(29)的两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凡金何西洋孙静孔莉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菲尔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