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虹吸螺杆制冷机组双功效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8621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热虹吸螺杆制冷机组双功效冷凝器,包括卧置筒体,卧置筒体内腔中间集成布置有换热管束,从而将其内腔分隔成上部储气空间和下部贮液空间;卧置筒体顶部一侧设有进气口,用于接收来自油分离器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卧置筒体顶部另一侧设有回气口,用于接收油冷却器返回的制冷剂气体;卧置筒体底部一侧设有辅供液管,用于向油冷却器输送制冷剂液体;卧置筒体底部另一侧设有主供液管,用于向蒸发器输送制冷剂液体;辅供液管与卧置筒体底部内壁齐平,主供液管伸入卧置筒体底部内壁,从而在两个管口之间形成高度差。其能够兼具冷凝器和热虹吸贮液器的功能,从而取消贮液器,使机组结构更紧凑合理、机组制作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螺杆制冷机组中的设备,具体地指一种热虹吸螺杆制冷机组双功效冷凝器


技术介绍

1、常规的螺杆制冷机组主要由螺杆式压缩机、油分离器、油冷却器、油粗过滤器、油泵、油精过滤器、冷凝器、蒸发器、以及相应的循环管路和阀门等部件组成,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其中,油冷却器大多采用水作为冷却工质,用于冷却螺杆式压缩机运行过程中排出的润滑油,因此其主要适用于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但是在部分水资源稀缺的地区,采用水来冷却润滑油的运行成本十分高昂;并且,采用水作为冷却工质的油冷却器对水质要求较高,如果水中带有杂质,会在油冷却器的换热管内壁结垢而降低传热系数,必须周期性地对换热管进行检查和清洗,导致维修维护量增大,机组运行成本升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设计了采用制冷剂作为冷却工质的热虹吸油冷却器,以取代采用水作为冷却工质的常规油冷却器。热虹吸油冷却器呈卧式管壳结构,润滑油在换热管外(壳程)流动,制冷剂在换热管内(管程)和管箱中流动。来自冷凝器冷凝后的制冷剂液体,在节流机构之前分流出一路液体进入该热虹吸油冷却器的管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虹吸螺杆制冷机组双功效冷凝器,包括卧置筒体(7),所述卧置筒体(7)两端设置有端面管板(11),所述端面管板(11)外侧设置有管箱封头(1),且其中一个管箱封头(1)上设置有冷却水隔板(10)、冷却水进口(17)和冷却水出口(18),所述卧置筒体(7)内腔沿纵向设置有与冷却水进口(17)和冷却水出口(18)连通的换热管束(6),所述换热管束(6)两端支撑在端面管板(11)上;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虹吸螺杆制冷机组双功效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卧置筒体(7)底部内壁到下部贮液空间(P)顶部的高度至少为170mm,所述两个管口之间形成的高度差(H)为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虹吸螺杆制冷机组双功效冷凝器,包括卧置筒体(7),所述卧置筒体(7)两端设置有端面管板(11),所述端面管板(11)外侧设置有管箱封头(1),且其中一个管箱封头(1)上设置有冷却水隔板(10)、冷却水进口(17)和冷却水出口(18),所述卧置筒体(7)内腔沿纵向设置有与冷却水进口(17)和冷却水出口(18)连通的换热管束(6),所述换热管束(6)两端支撑在端面管板(11)上;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虹吸螺杆制冷机组双功效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卧置筒体(7)底部内壁到下部贮液空间(p)顶部的高度至少为170mm,所述两个管口之间形成的高度差(h)为140~16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虹吸螺杆制冷机组双功效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卧置筒体(7)底部内壁到下部贮液空间(p)顶部的高度为170mm,所述两个管口之间形成的高度差(h)为15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小雪潘宇尹欣吴一波王杨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新世界制冷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