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带及手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85439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2
本申请涉及一种表带及手表,其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第一带体一端转动连接有搭扣和搭环,搭扣位于搭环中间位置并与搭环抵接,第二带体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贯穿设置的扣槽,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一端均开设有贯穿设置的连接孔,两连接孔均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包括杆体部、卡接部、弹性部以及拆卸部,卡接部穿设并滑移配合于杆体部,弹性部设置于杆体部内部,弹性部一端与杆体部固定连接,弹性部另一端与卡接部固定连接,拆卸部固定设置有杆体部外周面,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分别连接于表壳两端时,杆体部远离卡接部一端与表壳卡接固定,卡接部穿设并卡接配合于表壳。本申请具有提高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拆卸更换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手表表带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表带及手表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手表作为一种现有工具,被人们佩带在手上,现在的电子手表大多数包括表壳、安装在表壳上的表盖以及手表表带。

2、现有的手表表带一般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第一带体一端转动连接有搭环和搭扣,第二带体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穿设设置的扣槽,其中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均开设有贯穿设置的扣槽,扣槽设置有连接杆,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分别连接于表壳两端时,两连接杆分别穿设并卡接固定于表壳两端。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通过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均通过连接杆与表盘进行连接,当手表需要更换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时,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不易从表盘两端拆卸,从而导致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拆卸更换效率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拆卸更换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表带及手表。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表带及手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表带,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所述第一带体一端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带体(101)和第二带体(201),所述第一带体(101)一端转动连接有搭扣(1011)和搭环(1012),所述搭扣(1011)位于搭环(1012)中间位置并与搭环(1012)抵接,所述第二带体(201)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贯穿设置的扣槽(2011),表带扣紧时,所述第二带体(201)穿设于搭环(1012),所述搭扣(1011)穿设于合适的一所述扣槽(2011)并与搭环(1012)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101)和第二带体(201)靠近连接杆(1014)一端均开设有容纳槽(2012),所述第一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带体(101)和第二带体(201),所述第一带体(101)一端转动连接有搭扣(1011)和搭环(1012),所述搭扣(1011)位于搭环(1012)中间位置并与搭环(1012)抵接,所述第二带体(201)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贯穿设置的扣槽(2011),表带扣紧时,所述第二带体(201)穿设于搭环(1012),所述搭扣(1011)穿设于合适的一所述扣槽(2011)并与搭环(1012)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101)和第二带体(201)靠近连接杆(1014)一端均开设有容纳槽(2012),所述第一带体(101)和第二带体(201)连接于表壳两端时,两所述拆卸部(10144)分别穿设并放置于容纳槽(20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101)一端设置有固定表环(1015),所述第一带体(101)两侧均开设有贯穿设置的固定槽(1016),所述固定表环(1015)两侧分别穿设并卡接固定于两固定槽(1016),表带扣紧时,所述第二带体(201)穿设于固定表环(10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101)设置有滑移表环(1017),所述第一带体(101)穿设于滑移表环(1017)中间位置,所述滑移表环(1017)滑移配合于第一带体(101),表带扣紧时,所述第二带体(201)穿设于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祥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猎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