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米磨光,具体地,涉及一种大米加工用大米表面磨光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大米加工的抛光工序中,传统装置通常采用喷水抛光的方式——通过向抛光辊与大米接触区域喷洒雾化水,利用水膜的润滑作用减少米粒表面摩擦损伤,同时去除表面浮糠,然而,该方式存在两大突出问题:
2、1、米糠潮湿堵塞筛孔:抛光产生的米糠与水雾混合后,水分被米糠纤维吸附,导致米糠湿度显著增加(含水率可达15%~20%),潮湿米糠在后续通过振动筛或负压筛分离时,极易黏附在筛孔表面或相互粘连成团,造成筛孔堵塞,严重影响筛分效率与米糠清除效果;
3、2、大米含水量超标:过量水雾附着于大米表面(大米含水量可能从标准范围的14%~16%上升至17%~19%),不仅不符合粮食储存的安全水分标准(易霉变),还需额外增加烘干工序,导致加工能耗与成本上升。
4、目前的一些大米抛光设备尝试通过“增加烘干模块”或在“抛光后段设置吸水辊”解决含水量问题,但均未从源头减少水雾与米糠的接触,且烘干模块会增加设备复杂度与能耗,吸水辊对已粘连的潮湿米糠分离效果有
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米加工用大米表面磨光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22)上的除杂箱(1)和磨光箱(2),除杂箱(1)的进料端以及磨光箱(2)的出料端分别安装有进料斗(3)和出料口(4),且除杂箱(1)的出料端和磨光箱(2)的进料端之间通过输料管(5)连接,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米加工用大米表面磨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水膜生成器(15)包括安装在水箱(14)下端的固定管(151),固定管(151)内通过轴向滑动密封件套装有活动管(152),活动管(152)的下端延伸至水箱(14)的下方且安装有与磨光辊(11)相对的出水器(153),活动管(152)的上端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米加工用大米表面磨光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22)上的除杂箱(1)和磨光箱(2),除杂箱(1)的进料端以及磨光箱(2)的出料端分别安装有进料斗(3)和出料口(4),且除杂箱(1)的出料端和磨光箱(2)的进料端之间通过输料管(5)连接,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米加工用大米表面磨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水膜生成器(15)包括安装在水箱(14)下端的固定管(151),固定管(151)内通过轴向滑动密封件套装有活动管(152),活动管(152)的下端延伸至水箱(14)的下方且安装有与磨光辊(11)相对的出水器(153),活动管(152)的上端安装有用于封堵固定管(151)上端开口的密封塞(154),活动管(152)的上端外周开设有进水孔(156),且进水孔(156)通过活动管(152)的内腔与出水器(153)的进水端连通,活动管(152)上还套装有固接于固定管(151)与出水器(153)之间的弹簧(15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米加工用大米表面磨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孔(156)的截面为l形,l形长边孔道外侧为开口且沿活动管(152)的上端外周面竖向设置,l形短边孔道与活动管(152)的内腔相连通,通过磨光辊(11)的自转而带动半球凸起(111)间歇性将出水器(153)向上顶起,使得密封塞(154)上移并与固定管(151)上端脱离而形成进水间隙,活动管(152)的上端带动进水孔(156)延伸至进水间隙内,使得水箱(14)内的水经由进水孔(156)进入活动管(152)内并通过出水器(153)涂覆在半球凸起(111)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米加工用大米表面磨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管(151)的上端开口内壁具有密封槽(158),密封塞(154)的下端面安装有套装在活动管(152)上端的密封件(157),密封件(157)与密封槽(158)互为适配的锥面密封结构,从而形成锥面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米加工用大米表面磨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水器(153)包括安装在活动管(152)下端的出水座(1531),出水座(1531)的下端面开设有与半球凸起(111)相适配的球面凹槽(1532),且球面凹槽(1532)的内壁安装有多个喷头(1533),出水座(1531)的内部具有水流道(1534),水流道(1534)的进口端与活动管(152)的下端内腔相连通,水流道(1534)具有多个出口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龙,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秋老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