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序InSAR的工程全域变形监测与风险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83670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时序InSAR的工程全域变形监测与风险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取目标工程全域的时序SAR影像数据集,基于振幅均值和振幅标准差选定满足目标工程全域变形分析要求的时序SAR影像,对待分析的时序SAR影像采用PCA降维处理,将低维度的时序SAR影像代入目标工程全域形变监测模型,输出目标工程全域的形变特征值;基于地基土质信息数据计算得到地基最大允许沉降阈值,通过对地基SAR影像进行地表沉降分析,得到该地基SAR影像对应的地基沉降值;基于目标工程全域的形变特征值和地基沉降值判断是否生成预警信号,能够增强形变监测精度与全域覆盖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监测,具体涉及基于时序insar的工程全域变形监测与风险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1、变形监测是指对工程结构物或自然地形在一定时间内的形状、位置或体积变化进行持续观测和记录的过程,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桥梁、隧道、大坝、滑坡体、矿山采空区等领域的监测中。变形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结构物或地形的变形情况,评估其稳定性,预防可能的安全事故,并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2、传统的变形监测方法,如水准测量、全站仪测量和gps测量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工程变形监测的需求,但存在监测范围有限、监测周期长、成本高等不足。特别是在复杂地形和恶劣环境下,传统监测方法的精度和效率往往受到较大影响。

3、因此,亟需基于时序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工程全域变形监测与风险识别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时序insar的工程全域变形监测与风险识别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工程全域变形监测中存在监测范围有限、监测周期长、监测精度低和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时序InSAR的工程全域变形监测与风险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弥补传统地面单测点监测的不足,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序InSAR的工程全域变形监测与风险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振幅均值和振幅标准差选定满足目标工程全域变形分析要求的时序SAR影像具体包括以下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时序InSAR的工程全域变形监测与风险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时序幅度影像选定值判断时序SAR影像是否满足目标工程全域变形分析要求具体包括以下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序InSAR的工程全域变形监测与风险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时序insar的工程全域变形监测与风险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弥补传统地面单测点监测的不足,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序insar的工程全域变形监测与风险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振幅均值和振幅标准差选定满足目标工程全域变形分析要求的时序sar影像具体包括以下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时序insar的工程全域变形监测与风险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时序幅度影像选定值判断时序sar影像是否满足目标工程全域变形分析要求具体包括以下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序insar的工程全域变形监测与风险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待分析的时序sar影像采用pca降维处理,得到低维度的时序sar影像具体包括以下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序insar的工程全域变形监测与风险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目标工程全域形变监测模型,将低维度的时序sar影像代入目标工程全域形变监测模型,输出目标工程全域的形变特征值具体包括以下过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序insar的工程全域变形监测与风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彦彦刘世焕鲁瑞祥胡春生蔡宣桂夏子顺王怡艾浩王彪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