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对绞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83175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缆对绞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多个放线机构和收线机构,放线机构通过旋转配合收线机构完成电缆绞合,机架上设有变位转盘、固定架、驱动机构和变位机构,变位转盘转动设置在机架上,固定架与变位转盘顶部连接,收线机构包括一次绞合机构和二次绞合机构,多个一次绞合机构设于固定架上,二次绞合机构固定于机架顶部,一次绞合机构与对应的放线机构配合完成绞合工作,多个一次绞合机构随固定架转动时,配合二次绞合机构实现二次绞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缆对绞机实现了一次绞合与二次绞合的连续作业,有效解决了传统设备二次绞合需分步进行的痛点,适用于高效、高质量的电缆绞合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制造,具体是指一种电缆对绞机


技术介绍

1、电缆绞合工艺是电缆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其通过将多根绝缘线芯或导体按照预设的节距和方向缠绕组合,形成具有良好柔韧性、抗干扰性和机械强度的电缆芯,广泛应用于电力传输、通信网络等领域,绞合质量直接影响电缆的电气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对绞合设备的精准度和效率要求较高。

2、现有电缆对绞机存在明显局限:传统设备大多仅能完成单次绞合操作,若需实现二次绞合,必须先将一次绞合后的电缆收卷,再转移至另一台设备进行二次加工,这种分步操作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工序繁琐,多次收卷、放卷过程增加了生产时间,降低了整体效率;二是易导致质量偏差,收卷张力不均可能造成电缆变形,两次绞合的节距难以精准匹配,影响产品一致性;三是设备成本高,需多台设备配合,占用场地空间大,且切换过程中易因操作不当造成电缆损伤,进一步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困难,提供一种电缆对绞机。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对绞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多个放线机构(2)和收线机构,放线机构(2)通过旋转配合收线机构完成电缆绞合,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对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还包括固定转台(72),电机二(71)驱动固定转台(72)在机架(1)底部转动,固定转台(72)通孔处设有花键槽(722),驱动轴(73)底部设有与花键槽(722)配合的花键轴(731),变位机构(8)包括液压缸(81)和升降台(82),液压缸(81)输出端与升降台(82)连接,升降台(82)与驱动轴(73)转动连接且带动驱动轴(73)上下移动。

3.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对绞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多个放线机构(2)和收线机构,放线机构(2)通过旋转配合收线机构完成电缆绞合,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对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还包括固定转台(72),电机二(71)驱动固定转台(72)在机架(1)底部转动,固定转台(72)通孔处设有花键槽(722),驱动轴(73)底部设有与花键槽(722)配合的花键轴(731),变位机构(8)包括液压缸(81)和升降台(82),液压缸(81)输出端与升降台(82)连接,升降台(82)与驱动轴(73)转动连接且带动驱动轴(73)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对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73)上设有齿轮六(732),变位转盘(4)轴心处设有连接管柱(41),连接管柱(41)顶部与固定架(5)连接,连接管柱(41)内侧设有内齿环一(42),驱动盘(74)内侧设有内齿环二(743),齿轮六(732)分别与内齿环一(42)、内齿环二(743)啮合,驱动盘(74)外侧设有齿轮七(741),安装架(21)底部设有与齿轮七(741)啮合的齿轮一(2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对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1)边侧通孔处转动设有调节环台(22),线卷(23)转动设于调节环台(22)内,安装架(21)上设有传动机构(25),传动机构(25)实现驱动盘(74)与调节环台(22)的动力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对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25)包括转动设于安装架(21)底部的齿轮二(251),驱动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美都金伟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安达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