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循环换热搪玻璃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83020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级循环换热搪玻璃反应釜,包括釜体,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搪玻璃内胆、换热夹套和外壳;中心导流换热单元,其包括固定设置于搪玻璃内胆内底部中心处的中心换热筒;夹套分区换热单元,其包括位于搪玻璃内胆与换热夹套之间的夹套换热腔;釜壁循环换热单元,其包括位于换热夹套与外壳之间的釜壁换热腔;中心导流换热单元与混料单元配合,驱动物料流与中心导流换热单元结合,使换热后的物料形成径向涡流状扩散路径,强化中心区域物料的热交换效率;夹套分区换热单元配合轴向移料单元,强制物料进入釜壁换热腔并与夹套换热腔内的冷却液进行循环换热,形成循环换热路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级循环换热搪玻璃反应釜


技术介绍

1、搪玻璃反应釜作为一种高效反应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等领域的腐蚀性物料处理。

2、现有搪玻璃反应釜在执行强放热或高粘度物料反应时,中心区域易形成温度死区,底部沉积层换热滞后,夹套冷却路径短且单一,导致轴向及径向温差大、局部过热、反应不均,传统搅拌桨仅能实现周向混合,无法将中心热量有效导出;单层夹套冷却液自下而上一次通过,热利用率低;釜底物料因密度差长期滞留,进一步加剧温度梯度;因此,亟须一种能同步消除中心死区、提升夹套换热效率并实现釜底物料强制循环的搪玻璃反应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级循环换热搪玻璃反应釜。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多级循环换热搪玻璃反应釜,包括:

4、釜体,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搪玻璃内胆、换热夹套和外壳;

5、混料单元,其设置于釜体内,包括固定安装于釜体顶部的驱动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级循环换热搪玻璃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循环换热搪玻璃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壁换热腔(510)内设置有螺旋分流板(540),所述螺旋分流板(540)内设置有螺旋冷却流道(5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级循环换热搪玻璃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换热腔(410)内设置有分隔板(420),所述分隔板(420)将夹套换热腔(410)分隔形成下换热区(430)和上换热区(440),所述下换热区(430)与第一进液管(450)连接,所述上换热区(440)与第一排液管(46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循环换热搪玻璃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循环换热搪玻璃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壁换热腔(510)内设置有螺旋分流板(540),所述螺旋分流板(540)内设置有螺旋冷却流道(5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级循环换热搪玻璃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换热腔(410)内设置有分隔板(420),所述分隔板(420)将夹套换热腔(410)分隔形成下换热区(430)和上换热区(440),所述下换热区(430)与第一进液管(450)连接,所述上换热区(440)与第一排液管(46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级循环换热搪玻璃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换热区(430)内壁开设有与螺旋冷却流道(550)下端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上换热区(440)内壁开设有与螺旋冷却流道(550)上端连通的第二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循环换热搪玻璃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移料单元(600)包括同轴分布于转轴(220)外围的锥形移料盘(610),所述锥形移料盘(610)外周与搪玻璃内胆(130)内壁密封贴合,所述锥形移料盘(610)上一体式连接有环形挡板(620),所述环形挡板(620)与转轴(220)之间形成轴向环形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延河王栋孙叶芝翟猛曹雪司维聪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永正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