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密速率高强度碳碳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81806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增密速率高强度碳碳板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碳碳板制作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纯网胎进行预制体针刺工艺,得到针刺完成的预制体;其中,纯网胎表面上喷淋二甲基硅油溶液;预制体针刺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预制体铺层层数拆分成偶数循环,每个循环中有若干阶段的针刺工艺设计,从而实现预制体的针刺密度存在区域划分,以使预制体的中间层的质地软,而上、下层的质地硬;(b)将步骤(a)所得的预制体依次进行泡胶热压、碳化、气相沉积增密、液相增密以及高温处理,得到碳碳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预制体增密速率低、碳碳板抗弯强度不足和严重翘曲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原材料成本低、产品强度好和密度高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碳板制作的,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增密速率高强度碳碳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碳碳板存在三大问题:一、增密速率低,成本高;二、抗弯强度低,性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产品高性能需求;三、碳板极易出现翘曲,无法使用。

2、增密速率低:传统预制体采用液相增密路线,液相增密指将预制体浸泡在充有酚醛树脂的浸渍炉中,并施加一定压力使酚醛树脂浸入预制体内部,浸渍完成后再将预制体置入碳化炉中进行高温碳化,使酚醛树脂在预制体内部碳化,从而提高预制体整体密度的过程。采用液相增密工艺的预制体一般至少需要进行四次浸渍四次碳化,才能到达1.4g/cm3的密度要求。然而,现行市场,客户对于碳板的密度需求逐渐爬升至1.5g/cm3,这对传统液相增密工艺提出了高成本高要求的挑战;由于浸渍碳化次数越多,碳板的强度会随之下降,反而使得碳板更无法满足客户要求,行业内也有采用气相增密路线,但受热解碳的结构限制,采用气相增密路线的碳板往往各方面强度均不如采用液相增密路线的碳板。

3、抗弯强度不足:碳板的应用环境决定了抗弯强度是碳板的关键理化性能。采用液相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增密速率高强度碳碳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胎的面克重在200g/m2-800g/m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甲基硅油溶液包括二甲基硅油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甲基硅油水溶液中二甲基硅油与水的质量比例为1:1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泡胶热压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方式包括将树脂板表面压上石墨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增密速率高强度碳碳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胎的面克重在200g/m2-800g/m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甲基硅油溶液包括二甲基硅油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甲基硅油水溶液中二甲基硅油与水的质量比例为1:1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泡胶热压包括以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骏超朱海翔乔晓东王伟亮陈双郁超刘东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星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