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复杂电控双太阳能板发电差驱动电机自动追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581364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复杂电控双太阳能板发电差驱动电机自动追光系统,涉及太阳能板技术领域,改善了传统电控追光系统需要电网供电或额外蓄电池,在无电地区难以部署的现象,包括两个太阳能板,两个所述太阳能板的下方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的下方设置有移动调节组件,所述移动调节组件的下方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外表面设置有辅助支撑组件,移动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高度调节组件上的调节盒,所述调节盒内部活动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外表面设置有蜗轮,且所述蜗轮与蜗杆相啮合,所述蜗轮内穿插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外表面套设有齿轮,本申请可对太阳能板进行调节,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板,特别涉及一种无复杂电控双太阳能板发电差驱动电机自动追光系统


技术介绍

1、当太阳被遮挡时,系统自动切换至备用储能电源维持机械结构待机,“无复杂电控(无单片机/精密传感器),仅通过双太阳能板的发电电压差,直接驱动电机实现追光”,需提取3类关键特征:能源与功能:太阳能板(光伏板)、追光(跟踪太阳)、检测逻辑:发电差(电压差/功率差)替代传统传感器(光敏、gps等)和控制方式:无复杂电控(如单片机、plc),纯“发电差电机驱动”的物理/基础电学逻辑。

2、传统电控追光系统需要电网供电或额外蓄电池,在无电地区难以部署;且传感器易受阴雨、雾霾影响,导致追踪失效,传统追光系统因包含电机、控制器等电子元件,不仅制造成本高,且在高温、沙尘等恶劣环境中易损坏,同时,传统系统的电子元件在高温(>60℃)、高湿环境下易短路,强风天气中电机驱动的支架抗风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复杂电控双太阳能板发电差驱动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复杂电控双太阳能板发电差驱动电机自动追光系统,包括两个太阳能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太阳能板(1)的下方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5),所述角度调节组件(5)的下方设置有移动调节组件(3),所述移动调节组件(3)的下方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2),所述高度调节组件(2)的外表面设置有辅助支撑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复杂电控双太阳能板发电差驱动电机自动追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304)与丝杆(308)内均穿插设置有转轴,所述调节盒(301)外表面穿插设置有驱动电机(315),且所述驱动电机(315)的输出端与蜗杆(304)内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复杂电控双太阳能板发电差驱动电机自动追光系统,包括两个太阳能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太阳能板(1)的下方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5),所述角度调节组件(5)的下方设置有移动调节组件(3),所述移动调节组件(3)的下方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2),所述高度调节组件(2)的外表面设置有辅助支撑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复杂电控双太阳能板发电差驱动电机自动追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304)与丝杆(308)内均穿插设置有转轴,所述调节盒(301)外表面穿插设置有驱动电机(315),且所述驱动电机(315)的输出端与蜗杆(304)内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盒(301)外侧设置有传动轮(317),所述传动轮(317)与丝杆(308)内的转轴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传动轮(317)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带(318),所述调节盒(301)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316),且所述减速电机(316)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轮(317)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复杂电控双太阳能板发电差驱动电机自动追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311)内穿插设置有限位滑杆(303),且所述限位滑杆(303)的两端分别与调节盒(301)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复杂电控双太阳能板发电差驱动电机自动追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盒(301)外表面开设有通槽(302),所述通槽(302)的内壁与移动框(312)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框(3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13),所述齿轮(307)位于蜗轮(305)的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复杂电控双太阳能板发电差驱动电机自动追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5)包括固定连接在连接块(313)外表面上的外壳(501),所述外壳(501)的内底壁上转动设置有转轴(508),所述转轴(508)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从动齿轮(502),所述转轴(508)外表面固定套设有位于第一从动齿轮(502)上方的第二从动齿轮(503),所述外壳(501)的内底壁上转动设置有第三从动齿轮(506),所述外壳(501)的内底壁上转动设置有第一主动齿轮(505),且所述第一主动齿轮(505)和第三从动齿轮(506)均与第一从动齿轮(502)相啮合,所述第三从动齿轮(506)的上方设置有第二主动齿轮(504),所述第一主动齿轮(505)的上方设置有第四从动齿轮(507),且所述第四从动齿轮(507)和第二主动齿轮(504)均与第二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一凡李燕
申请(专利权)人:阿克苏肆往通通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