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伏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光伏组件的防积灰结构。
技术介绍
1、光伏组件由于常年在户外使用,须长期面临风吹日晒,如何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保持正常工作、发电效率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是当前光伏组件可靠性研究中尤为需要关注的技术课题。灰尘遮挡作为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无可避免的会出现在每一块光伏组件上,由于表面积灰将直接降低达到光伏组件的光线,因此会影响发电量、散热。而且,由于不同灰尘的不同物理、化学特性,使得长期积累并经雨水冲刷后,灰尘容易积聚于光伏组件的一侧边框附近,造成该区域内的光伏电池被厚厚的灰尘所遮挡,导致热斑效应。现有的应对灰尘的方法,普遍采用人工或机器进行定期清洗,但这种方式投入很大,对于一些沙尘气候频发的地区,清洗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在一些大型的光伏电站中,对成千上万块光伏组件进行清洗,耗时十分巨大。
2、为此,提出一种应用于光伏组件的防积灰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光伏组件的防积灰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光伏组件的防积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光伏组件的防积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102)底面朝所述底板(103)延伸有支撑板(104),所述支撑板(104)底部与所述底板(103)固接,所述底板(103)、支撑板(104)、安装平台(102)和矩形框(101)的侧边一起形成第一型腔(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光伏组件的防积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101)内开设有第二型腔(1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光伏组件的防积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光伏组件的防积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光伏组件的防积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102)底面朝所述底板(103)延伸有支撑板(104),所述支撑板(104)底部与所述底板(103)固接,所述底板(103)、支撑板(104)、安装平台(102)和矩形框(101)的侧边一起形成第一型腔(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光伏组件的防积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101)内开设有第二型腔(1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光伏组件的防积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层压件(2)与所述安装平台(102)通过胶粘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光伏组件的防积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边压块(4),所述边压块(4)抵接于所述矩形框(101)顶面,所述边压块(4)远离所述矩形框(101)的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栓(5),所述第一螺栓(5)垂直贯穿所述边压块(4)和所述支架导轨(3)并通过螺母(6)紧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光伏组件的防积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压块(4)包括第一竖板(401),所述第一竖板(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保华,康秋兰,甄霖腾,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英辰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