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基工程注浆,具体为一种地质灾害施工用地基注浆装置。
技术介绍
1、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地质作用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现象。为了防止地质灾害,需要对地面建设地基,在对地基进行施工时,需要在注浆装置在地基上打上地桩。
2、经检索,申请号为“cn202323437651.0”的中国专利,具体为一种地基工程注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存桶,所述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储存桶的一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底板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移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钻头。
3、上述专利中对地基进行施工时,通过控制钻头对地面进行打孔,并通过混凝土注浆口将混凝土打出的基坑中,方便加固地质结构,但将混凝土浇注在基坑中时,混凝土较为集中,不均匀分布,混凝土中的含有较多的空气,使混凝土无法充分填充钻孔壁的裂隙或凹凸面,结合面缝隙成为地下水渗透路径,加剧滑坡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质灾害施工用地基注浆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侧设置有万向轮(2),所述底板(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混凝土桶(4),所述底板(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把(3),所述底板(1)的上侧设置有对地基进行浇注的浇注单元(6),所述混凝土桶(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混凝土泵(5),所述浇注单元(6)包括防护罩(61),所述防护罩(61)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侧,所述底板(1)的下侧开设有与防护罩(61)连通的穿孔(62),所述防护罩(6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64),所述液压杆(6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盘(65),所述升降盘(65)的下侧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灾害施工用地基注浆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侧设置有万向轮(2),所述底板(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混凝土桶(4),所述底板(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把(3),所述底板(1)的上侧设置有对地基进行浇注的浇注单元(6),所述混凝土桶(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混凝土泵(5),所述浇注单元(6)包括防护罩(61),所述防护罩(61)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侧,所述底板(1)的下侧开设有与防护罩(61)连通的穿孔(62),所述防护罩(6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64),所述液压杆(6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盘(65),所述升降盘(65)的下侧转动连接有转管(67),所述转管(6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输送腔体(68),所述输送腔体(68)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钻头(610),所述输送腔体(68)的外侧设置有对浇注后的混凝土进行振动松散的振动组件(66),所述输送腔体(68)下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浇注管(6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施工用地基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组件(66)包括振动筒(661),所述振动筒(661)固定连接在输送腔体(68)的外侧,所述振动筒(661)的内侧设置有移动盘(6614),所述移动盘(6614)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振动棒(6615),所述移动盘(6614)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顶罩(6616),所述顶罩(6616)的上侧与振动筒(66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二(6639),所述振动筒(66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连通管一(669)与连通管二(6610),所述升降盘(65)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一(667)、进气管二(668),所述连通管一(669)与连通管二(6610)的外侧均设置有电磁阀(6611),所述进气管一(667)与进气管二(668)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管(6613),所述防护罩(6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气泵(63),所述气泵(63)与连接管(6613)之间固定连接有送气管(6640),所述进气管一(667)的前侧设置有排气阀(6612),所述钻头(610)的外侧开设有多个透孔(6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施工用地基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盘(65)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与转管(67)连通的顶管(613),所述顶管(613)与混凝土泵(5)之间固定连接有输送管(7),所述升降盘(65)的下侧转动连接有转轴(616),所述转轴(61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齿轮二(615),所述转管(6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齿轮二(615)啮合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梁志,李娅霏,李予斐,刘欢,张翠芳,王江江,罗栓林,张凯,王小平,田海瑞,闫婷婷,刘骞一,李建丽,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华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