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厚度检测,具体为一种纤丝的厚度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1、纤丝是由纤维素分子束聚合成的丝状结构,纤丝并不能直接构成织物,但纤丝是构成纱线的基本单位,而织物是由纱线材质构成的纺织品,这些纱线可以是由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制成的,天然纤维包括棉纤维、羊毛纤维、蚕丝纤维等,而合成纤维则包括涤纶、尼龙等,这些纤维通过纺织工艺加工成纱线,再由纱线编织或缝制成织物,通常可以通过织物厚度仪对织物以及纤丝的厚度进行检测。
2、现有技术中厚度检测设备使用过程中没有良好的除尘除脏污措施,部分的灰尘或纤维等粘附在检测设备上会对于纤丝的厚度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导致厚度检测的误差,且现有的检测设备在不使用时也没有良好的防尘保护措施,灰尘等的长时间堆积和粘附导致设备在使用时清理困难,影响检测设备的使用便捷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丝的厚度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纤丝的厚度检测设备,包括检测仪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丝的厚度检测设备,包括检测仪(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1)上安装有安装框(2),所述安装框(2)上设有安装杆(3),所述安装杆(3)与安装框(2)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杆(3)上套接有滚筒(4),所述安装框(2)内设有两组对称分布的丝杆(5),所述检测仪(1)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座(8),所述安装座(8)上设有刮刷(9),所述刮刷(9)与安装座(8)滑动连接,所述刮刷(9)与滚筒(4)对应设置,所述安装座(8)内设有螺杆(10),所述检测仪(1)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架(11),所述安装架(11)内设有两组对称分布的第一调节杆(12),两组所述第一调节杆(12)内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丝的厚度检测设备,包括检测仪(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1)上安装有安装框(2),所述安装框(2)上设有安装杆(3),所述安装杆(3)与安装框(2)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杆(3)上套接有滚筒(4),所述安装框(2)内设有两组对称分布的丝杆(5),所述检测仪(1)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座(8),所述安装座(8)上设有刮刷(9),所述刮刷(9)与安装座(8)滑动连接,所述刮刷(9)与滚筒(4)对应设置,所述安装座(8)内设有螺杆(10),所述检测仪(1)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架(11),所述安装架(11)内设有两组对称分布的第一调节杆(12),两组所述第一调节杆(12)内均设有第二调节杆(13),所述检测仪(1)上安装有移动框(20),所述移动框(20)分别与两组第二调节杆(13)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框(20)与检测仪(1)之间设有防护罩(21),所述防护罩(21)的两侧分别与检测仪(1)以及移动框(20)固定连接,所述检测仪(1)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座(22),所述固定座(22)与移动框(20)对应设置,所述移动框(20)内设有收纳杆(23),所述收纳杆(23)上套接有防护网(25),所述防护网(25)远离收纳杆(2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杆(28),所述移动杆(28)与移动框(20)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28)与固定座(22)活动卡接,所述固定座(22)内设有两组对称分布的卡架(29),两组所述卡架(29)均与移动杆(28)活动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丝的厚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丝杆(5)的两端分别贯穿安装框(2)并通过轴承与安装框(2)转动连接,两组所述丝杆(5)分别贯穿安装杆(3)的两端并分别与安装杆(3)螺纹连接,两组所述丝杆(5)左端均套接有第一同步轮(6),所述安装框(2)内设有第一同步带(7),所述第一同步带(7)分别与两组第一同步轮(6)传动连接,所述螺杆(10)的两端分别贯穿安装座(8)并通过轴承与安装座(8)转动连接,所述螺杆(10)贯穿刮刷(9)并与刮刷(9)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丝的厚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杆(23)的两端分别贯穿移动框(20)并与移动框(20)转动连接,所述收纳杆(23)上套接有两组对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慧,沈虹澜,计娟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七点半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