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唇形密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75329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唇形密封圈,涉及密封圈技术领域,包括金属骨架、密封圈外主体、保护件和弹簧,金属骨架半包嵌设在密封圈外主体的内部形成径向支撑,密封圈外主体的外环面上开设有弹簧凹槽,弹簧嵌装在弹簧凹槽内,保护件套设在旋转轴的外侧,且密封圈外主体套设在保护件的外侧,密封圈外主体与保护件接触的内环面上开设有油槽,油槽通过圆周分布的多个润滑通道与弹簧凹槽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动态密封过程有效避免主唇直接磨损,同时,消除金属骨架边缘的应力集中效应,从而显著提升密封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密封圈,尤其涉及一种唇形密封圈


技术介绍

1、在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高端装备领域,轴承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决定了装备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唇形密封圈作为轴承密封的关键部件,通过弹性变形紧密贴合旋转轴表面,形成物理隔绝屏障,既能防止内部润滑介质(如液压油)泄漏,又能阻隔外部粉尘、水分等污染物侵入设备内部,对保障复杂工况下装备的稳定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然而,传统唇形密封圈在长期承受高速旋转、交变压力及介质侵蚀等苛刻工况时,存在显著的技术缺陷:其一,密封圈外主体材料强度不足,导致承担主密封功能的主唇部位易发生异常磨损,密封界面完整性难以维持;其二,在动态补偿过程中,金属骨架的尖锐边缘与密封圈外主体结合区域易产生局部应力集中,长期作用会引发密封圈外主体材料疲劳开裂或结构性失效。上述问题不仅造成密封性能下降、介质渗漏量增大,更会大幅缩短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增加高端装备的维护成本和停机风险。

3、因此,如何开发一款唇形密封圈,在动态密封过程有效避免主唇直接磨损,同时,消除金属骨架边缘的应力集中效应,从而显著提升密封可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骨架(1)、密封圈外主体(4)、保护件(9)和弹簧(11),所述金属骨架(1)半包嵌设在所述密封圈外主体(4)的内部形成径向支撑,所述密封圈外主体(4)的外环面上开设有弹簧凹槽(14),所述弹簧(11)嵌装在所述弹簧凹槽(14)内,所述保护件(9)套设在旋转轴的外侧,且所述密封圈外主体(4)套设在所述保护件(9)的外侧,所述密封圈外主体(4)与保护件(9)接触的内环面上开设有油槽(8),所述油槽(8)通过圆周分布的多个润滑通道(13)与所述弹簧凹槽(14)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外主体(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骨架(1)、密封圈外主体(4)、保护件(9)和弹簧(11),所述金属骨架(1)半包嵌设在所述密封圈外主体(4)的内部形成径向支撑,所述密封圈外主体(4)的外环面上开设有弹簧凹槽(14),所述弹簧(11)嵌装在所述弹簧凹槽(14)内,所述保护件(9)套设在旋转轴的外侧,且所述密封圈外主体(4)套设在所述保护件(9)的外侧,所述密封圈外主体(4)与保护件(9)接触的内环面上开设有油槽(8),所述油槽(8)通过圆周分布的多个润滑通道(13)与所述弹簧凹槽(14)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外主体(4)包括一体成型的主唇(10)、唇腰(7)、外防护唇(6)、支撑部(15)和内衬(5),所述主唇(10)与唇腰(7)构成u形弯曲结构,所述油槽(8)开设在所述主唇(10)朝向旋转轴的内环面,所述弹簧凹槽(14)开设在所述主唇(10)与唇腰(7)的折弯处,所述支撑部(15)自唇腰(7)外侧延伸且横截面呈l形,所述支撑部(15)的外端部向内弯折,并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立红李博炜马光泽刘禹翀李莹赵志福宋晶如马寒松刘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