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控制柑橘园害虫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74826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控制柑橘园害虫的方法,在柑橘园中间作薄荷、鼠尾草和藿香蓟(比例1:1:1),形成带状或棋盘式布局,覆盖面积30%~50%,利用植物挥发物协同驱避害虫并吸引天敌;具体包括:间作带设置于距柑橘树1米处,带宽2米,株行距30cm×40cm;柑橘定植次年春季移栽,结合有机肥和定期修剪覆盖(每年3次,粉碎后覆土并添加木醋液);通过薄荷释放薄荷醇、鼠尾草释放桉树脑驱虫,藿香蓟吸引捕食螨控制红蜘蛛,并辅以矿物油和黄色粘虫板防控;针对设施栽培,增设LED补光(红光:蓝光:白光=3:1:1)和风扇扩散挥发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40%以上,害虫种群密度降低50%~70%,同时改善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多样性,适用于露天及温室柑橘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态防治,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控制柑橘园害虫的方法


技术介绍

1、柑橘原产热带、亚热带,性喜温暖湿润,因其营养丰富、色形味俱佳而深受人们喜爱。在生产过程中,柑橘常常会面临来自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如实蝇、木虱、蚧虫、蚜虫、蛾类害虫等都是柑橘常见的害虫。柑橘园害虫(如红蜘蛛、卷叶蛾、木虱等)的传统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但长期使用易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天敌种群锐减,并造成环境污染及果实农药残留超标,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严重阻碍了柑橘种植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公众环保意识提升与国家层面农药化肥减量政策的密集出台,如何在保障病虫害防控效果的前提下,探索化学农药减量化路径成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2、传统的柑橘园以使用化学农药来进行防虫,但是如果长期使用的话,会使害虫出现抗药性、造成土壤退化以及存在农药残留的风险,所以近来开始发展生物防治和农业生态调控的技术,如间作作物产生的挥发物可以起到驱避害虫或者吸引天敌的作用,从而达到生态平衡的目的。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在柑橘园内间作藿香蓟可有效控制红蜘蛛等害虫,但是由于每个单独植物的驱虫谱较窄,尚未有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控制柑橘园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控制柑橘园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作植物的配置为薄荷、蓝花鼠尾草和藿香蓟,按1:1:1比例交替种植,株行距30cm×4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控制柑橘园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作植物的间作带设置于距柑橘树干1米处,带宽2米,柑橘树行距4米、株距3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控制柑橘园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剪覆盖为每年5月、8月、11月修剪芳香植物至15~20cm高度,粉碎后覆盖于柑橘树盘,厚度5~8cm,所述修剪覆盖的覆盖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控制柑橘园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控制柑橘园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作植物的配置为薄荷、蓝花鼠尾草和藿香蓟,按1:1:1比例交替种植,株行距30cm×4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控制柑橘园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作植物的间作带设置于距柑橘树干1米处,带宽2米,柑橘树行距4米、株距3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控制柑橘园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剪覆盖为每年5月、8月、11月修剪芳香植物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浩李季许艇杨文佳康子桐李佳宁李忠岳孙小凡黄玟
申请(专利权)人:中农新科苏州有机循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