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穿越式分层注汽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73912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8
本技术公开一种外穿越式分层注汽管柱,包括生产管柱、外层防砂管柱、套管和光纤,外层防砂管柱包括筛管、封隔器组件和基管,套管设置在油管的中上方的外部,套管与油管之间形成上部环空,筛管和基管从套管内下放,并且筛管和基管分别设置在油管的下方的外部,基管与筛管交替相连,基管、筛管与油管之间形成注入段环空,上部环空内的油管上设有环空流动阀,注入段环空的顶部设有定位密封,注入段环空内的油管上依次交替设有高温配注阀组件以及穿越式隔离密封组件,基管上设有封隔器组件,光纤依次穿过定位密封及穿越式隔离密封组件与油管的底部相连。本技术更好地配合后期的调配需求,并更好地防止蒸汽向套管流窜,保护好套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钻完井,特别是涉及一种外穿越式分层注汽管柱


技术介绍

1、随着海上稠油区块增产的迫切需求,热采管柱也逐步由笼统注汽开采过渡为更有利于开发的分层注汽开采。多年来陆地油田相继开发了多种分层注汽管柱,但由于井身结构区别、安全控制要求及井筒隔热需求等,不适用于海上油田,需要形成一种适用于海上油田分层注汽管柱,同时满足海上稠油区块井下下入光纤的需求,优化配套工具,满足后期调配措施。

2、目前应用的分层注汽管柱,由于油层段均布置了分段隔离密封,为此在上部油管处会连接一根打孔管,使注入氮气通过打孔管与蒸汽混合后进入地层。采用打孔管后油管与套管完全连通,在套管无氮气注入时,由于蒸汽的超覆作用,容易通过打孔管窜至套管环空,从而造成蒸汽热量损失并损坏套管,形成安全风险。

3、同时为了监测井下各段的吸汽剖面、注汽温度和压力分布等,目前海上注汽管柱测试时将光纤下入油管内占用油管内通道,不利于可调配的分层注汽工艺的应用,通常随着生产动态发生变化,油藏工程师会根据井网生产效果,对各层段注汽量进行重新分配,此时,就需要用钢丝或连续油管等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穿越式分层注汽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生产管柱、外层防砂管柱、套管和光纤,所述外层防砂管柱包括筛管、封隔器组件和基管,所述生产管柱包括油管、环空流动阀、定位密封、穿越式隔离密封组件、高温配注阀组件,所述套管设置在所述油管的中上方的外部,所述套管与所述油管之间形成上部环空,所述筛管和所述基管从所述套管内下放,并且所述筛管和所述基管分别设置在所述油管的下方的外部,所述基管与所述筛管交替相连,所述基管、所述筛管与所述油管之间形成注入段环空,所述上部环空内的所述油管上设有所述环空流动阀,所述注入段环空的顶部设有所述定位密封,所述注入段环空内的所述油管上依次交替设有所述高温配注阀组件以及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穿越式分层注汽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生产管柱、外层防砂管柱、套管和光纤,所述外层防砂管柱包括筛管、封隔器组件和基管,所述生产管柱包括油管、环空流动阀、定位密封、穿越式隔离密封组件、高温配注阀组件,所述套管设置在所述油管的中上方的外部,所述套管与所述油管之间形成上部环空,所述筛管和所述基管从所述套管内下放,并且所述筛管和所述基管分别设置在所述油管的下方的外部,所述基管与所述筛管交替相连,所述基管、所述筛管与所述油管之间形成注入段环空,所述上部环空内的所述油管上设有所述环空流动阀,所述注入段环空的顶部设有所述定位密封,所述注入段环空内的所述油管上依次交替设有所述高温配注阀组件以及所述穿越式隔离密封组件,所述基管上设有所述封隔器组件,所述光纤依次穿过所述定位密封及所述穿越式隔离密封组件与所述油管的底部相连,以实现所述光纤设置在所述油管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穿越式分层注汽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器组件包括顶部封隔器和隔离封隔器,所述顶部封隔器与所述基管的顶部相连,并且所述顶部封隔器坐封在所述套管内,所述顶部封隔器下方的所述基管上分布设有所述隔离封隔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穿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英文邹明华郝同春幸雪松张海龙齐致远闫新江文敏盛磊祥李越马俊杰孙金斯陈磊杜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