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公开了基于数字孪生的零部件结构加工精度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技术介绍
1、传统的加工精度控制是按照设计图纸的公差要求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进行相应的质检,满足质检要求的结构流入下一道工序。这种模式下加工完成的尺寸偏差分布不规律,完全依赖加工工具及操作人员的操作,也并未考虑设计与装配的性能。这种方式对后期装配存在安装困难,且容易造成后续产品使用中存在一些潜在的振动、疲劳等结构破坏形式出现,从而造成安全事故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数字孪生的零部件结构加工精度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能够实现对零部件加工过程加工公差的精确控制和优化,确保零部件的装配偏差,提高零部件结构的安全性。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基于数字孪生的零部件结构加工精度控制方法,包括:
4、以零部件各加工部位加工公差为设计变量,构建以零部件各加工部位名义尺寸为输入,包括零部件工作状态下最大位移小于预设位移阈值、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数字孪生的零部件结构加工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结构加工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目标优化分析模型采用NSGA-II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所述待加工零部件各加工部位的最优加工公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零部件结构加工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以零部件各加工部位名义尺寸为输入,包括零部件工作状态下最大位移小于预设位移阈值、零部件刚度大于预设刚度阈值、零部件各加工部位尺寸公差不大于对应设计公差限制范围为约束条件的多目标优化分析模型的方法包括:
4.基于数字孪生的零部件结构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数字孪生的零部件结构加工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结构加工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目标优化分析模型采用nsga-ii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所述待加工零部件各加工部位的最优加工公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零部件结构加工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以零部件各加工部位名义尺寸为输入,包括零部件工作状态下最大位移小于预设位移阈值、零部件刚度大于预设刚度阈值、零部件各加工部位尺寸公差不大于对应设计公差限制范围为约束条件的多目标优化分析模型的方法包括:
4.基于数字孪生的零部件结构加工精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零部件结构加工精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警模块,用于在第i个加工部位的实际公差与第i个加工部位的最优加工公差的绝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长辉,罗一夫,李春野,许美玲,张衡,
申请(专利权)人:太行国家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