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医用内窥镜的镜管保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7240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医用内窥镜的镜管保护设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顶部夹紧与通配结构和多角度旋转结构,所述顶部夹紧与通配结构包括与主体螺纹连接的旋转压紧环,旋转压紧环上套设有由旋转压紧环上盖与压紧环活动块中间夹设弹簧一组成的组合件,旋转压紧环内设有手柄,手柄内部放置弹簧二、触点,主体凹槽内放置O型密封圈小;多角度旋转结构包括与主体焊接的外管,外管依次套上角度色环、压紧螺母,所述主体上套设有旋转密封环,旋转密封环凹槽内装有两个O型密封圈大。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多头螺纹稳定实现旋转,同时顶部弹簧带动活动压块实现自由上下复位快速压紧密封,能够快速拆卸、多角度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用于医用内窥镜的镜管保护设备


技术介绍

1、在现代医疗领域,医用内窥镜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如胃肠镜检查、腹腔镜手术等。作为保障内窥镜正常运行和患者安全的重要组件,镜管保护设备的性能至关重要。

2、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医用内窥镜镜管保护设备存在诸多问题,首先,设备的功能较为分散,各功能模块相互独立,导致整体结构复杂,这不仅增加了设备的体积和重量,还使得医护人员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操作繁琐,难以快速准确地完成设备装配与调试,严重影响医疗操作效率,同时,复杂的结构也给设备的运输和存储带来困难,需要占用更多空间,且在运输过程中易因部件松动或碰撞损坏,且现有设备的零件装配关系不明确,各部件间协同性较差,这使得在夹紧和密封内窥镜时,效果不稳定,无法有效防止液体、气体泄漏,在实际医疗操作中,泄漏可能导致手术区域感染,增加患者术后恢复风险,甚至引发严重并发症。此外,多数内窥镜保护设备适配性差,难以兼容不同型号的内窥镜头部,医院往往需要为不同型号的内窥镜配备多种适配装置,增加了设备采购和管理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医用内窥镜的镜管保护设备,包括主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9)上设有顶部夹紧与通配结构和多角度旋转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医用内窥镜的镜管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9)与旋转压紧环(4)螺纹连接,顺时针旋转旋转压紧环(4)带动压紧环活动块(3)向下运动,压紧环活动块(3)顶部台阶压紧内窥镜,主体(9)内部的O型密封圈小(8)与内窥镜前段鲁尔接头产生形变形成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医用内窥镜的镜管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9)顶部为锥形结构,大于内窥镜头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医用内窥镜的镜管...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医用内窥镜的镜管保护设备,包括主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9)上设有顶部夹紧与通配结构和多角度旋转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医用内窥镜的镜管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9)与旋转压紧环(4)螺纹连接,顺时针旋转旋转压紧环(4)带动压紧环活动块(3)向下运动,压紧环活动块(3)顶部台阶压紧内窥镜,主体(9)内部的o型密封圈小(8)与内窥镜前段鲁尔接头产生形变形成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医用内窥镜的镜管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9)顶部为锥形结构,大于内窥镜头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医用内窥镜的镜管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压紧环上盖(1)与压紧环活动块(3)之间设有弹簧一(2),手柄(7)内部的触点(5)在旋转压紧环(4)旋转到最底部时弹出,落到主体(9)对应圆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医用内窥镜的镜管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密封环(15)与主体(9)装配锁紧锥型压紧螺母(16)后预留0.1mm间隙,旋转密封环(15)内前后端的o型密封圈大(12)装配后产生变形,对主体(9)与旋转密封环(15)进行密封,主体(9)的出水口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江汪鹏吴品张银华宋仁杰谢绍楠潘亚运冯依琴黄胜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长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