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与低温工程,具体为一种单冷型制冷装置及制冷方法。
技术介绍
1、作为制冷设计技术的一种应用,制冷装置主要是研究和选用性能匹配的主机与辅机,并有不同的管道连接组成不同特性的制冷系统,它是用于与建筑、结构、给排水、采暖通风、机械传送、电力电照以及自动控制等多个工种密切组合的一种装置,是多学科研究的结晶,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制冷装置在工业、农业、商业、科学技术及人民生活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食品冷藏和空气调节,直接关系到很多部门的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2、单冷型制冷装置是一种仅具备制冷功能,无法实现制热或其他气候调节功能的制冷设备,其核心作用是仅能通过制冷循环将热量从目标空间转移到外部环境,从而实现降温效果。
3、但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
4、现有的单冷型制冷装置中,传统机械轴承与主轴存在物理接触,运行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摩擦阻力,尤其在高速运转时这种摩擦损耗,会直接导致压缩机实际做功效率下降,并且磨损产生的金属碎屑会混入润滑油,随油液进入其他关键部件之中,从而加剧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冷型制冷装置,包括磁悬浮轴承组件(700)、自适应角度调节组件(800)、底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的顶部分别安设有磁悬浮轴承组件(700)和自适应角度调节组件(800),所述自适应角度调节组件(800)安设在磁悬浮轴承组件(700)的外壁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冷型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的顶部固定焊接有四个支架(200),四个所述支架(200)的顶部相连有顶板(300),所述底座(100)的顶部安设有支撑座(400),所述支撑座(400)的顶部固定相连有压缩机壳体(500),所述底座(100)的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冷型制冷装置,包括磁悬浮轴承组件(700)、自适应角度调节组件(800)、底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的顶部分别安设有磁悬浮轴承组件(700)和自适应角度调节组件(800),所述自适应角度调节组件(800)安设在磁悬浮轴承组件(700)的外壁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冷型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的顶部固定焊接有四个支架(200),四个所述支架(200)的顶部相连有顶板(300),所述底座(100)的顶部安设有支撑座(400),所述支撑座(400)的顶部固定相连有压缩机壳体(500),所述底座(100)的顶部设有冷凝器(6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冷型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悬浮轴承组件(700)还包括四个固定件(701)、四个第一撑架(709)、四个第二撑架(715)、机架(720),四个所述固定件(701)的外表壁之间固定封装有永磁电机(702),四个所述固定件(701)的外表壁均和压缩机壳体(500)的内表面相连,所述永磁电机(702)的输出端旋转相连有主轴(703),所述永磁电机(70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和相对应一个第一磁轭(704)的底部和顶部相连,两个所述第一磁轭(704)的内表面均相连有一组磁极(7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冷型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磁轭(704)的外表面和相对应一组第一电磁线圈(706)的内表面相连,两组所述第一电磁线圈(706)的一端均相连有内磁轭,两个所述内磁轭的外表面均安设有第一位置传感器(707),两个所述内磁轭的内表面和主轴(703)的外表面之间存在一圈活动空间,四个所述第一撑架(709)的顶部和第二磁轭(708)的底部相连,且四个第一撑架(709)的外表面和压缩机壳体(500)的内表面相连,所述第二磁轭(708)的内壁顶部相连有一组第一永磁体(710),一组所述第一永磁体(710)的外表面和一组第二电磁线圈(711)的内表面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冷型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第一永磁体(710)的内表面和主轴(703)的外表面之间存在一圈活动空间,所述主轴(703)的外表面套设有推力板(712),所述推力板(712)的底部嵌设有一组第二永磁体(713),所述推力板(712)的外表面开设有一组齿形槽,四个所述第二撑架(715)的底部和第三磁轭(714)的顶部相连,四个所述第二撑架(715)的外表面和压缩机壳体(500)的内表面相连,所述第三磁轭(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伟,马晓涵,陈敏,吴育,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冠亚恒温制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